体验式语文教学需要注意两个平衡.docVIP

体验式语文教学需要注意两个平衡.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验式语文教学需要注意两个平衡.doc

体验式语文教学需要注意两个平衡   有人将体验式语文教学喻作学做蛋糕:相比说教式语文教学只是将做蛋糕的方法教给学生而言,体验式语文教学则是要求学生亲手制作,进而掌握做蛋糕的方法。由此可见,体验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但是我们在为体验式语文教学叫好的同时,也应避免它对说教式语文教学矫枉过正的倾向。   其一是重文本的语言文字品读,轻文本的思想内容分析。本来重视文本的语言文字品读,是对偏向文本思想内容分析的矫枉,因为脱离具体语言文字的品读,抽象地分析思想内容,是有违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有违语文课程标准原则的。文本的思想内容,需要字词句段的读懂,方能理解感悟。然而矫枉过了头,则变成了游离文本的思想内容,孤立地品读字词句段,更有甚者,将此作为繁琐的语言文字的技巧训练。如此,学生不能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也就不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提升,语言文字的品读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少课堂教学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的第四和第五两个语段(“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让学生品读其中的修辞手法和字词提炼的妙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把“荷叶”比作“舞女”和“美人”,贴切之外又增强了美感。“袅娜”和“羞涩”,正是“舞女”和“美人”的真实写照。而“明珠”和“星星”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是由于它们契合了“月色”的特定环境。   不过,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品读这一层面,还只是感受到了朱自清在本文中运用妙龄女子作比喻,是对文字的一种讲究。朱自清在写作时是十分重视文字的,他说过:“我的写作的经验有两点也许可以奉献给青年的写作者。一是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我觉得无论大小,都该从这里入手。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据说陀斯妥也夫斯基很不讲究文字,却也成为大小说家,但是他若讲究文字,岂不更美?”(《我的写作生活(一)杂谈》)如能从思想内容这一层面进一步追究,则能明白作者用精美的语言写“荷塘月色”,并不只是对文字的讲究,更是要表现他复杂的思想情感过程――从“不平静”到“暂时平静”又到“不平静”。因此这样写,在结构上是必要的,在立意上是有用意的。   作者的情感波澜,或许有时代因素,但更多的是个人因素。以前在解读此文的写作背景时,教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文章写于1927年的7月,正是一个流血的年月,黑暗的现实激起了作者心里的动荡,“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反映的是作者对严酷社会的不满与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所以“不平静”的原因是政治因素,是作者对黑暗的现实极为不满又无力抗争的写照。但正如学者钱理群先生所说的,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是不全面的。朱自清内心的不平静,是因为他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即担心自己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失去。(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如此纠结的内心,岂是单靠语言文字的品读就可以一目了然的?联想到文本过去被删除现在又恢复的一段文字:“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彻底忘记的矛盾苦恼的心绪。“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与“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相呼应,“自由的人”的言外之意昭然若揭:真想回到《采莲赋》里描写的美好时光中去,然而现在已不可能,内心的苦闷不言而喻。通过思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