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docVIP

从中医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医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doc

从中医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    医学和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作用紧密相关。从古到今,人们总是在生病的时候求助于医学,却很少在日常教育的细节上汲取医学的智慧。众所周知,健康的体魄是成就一切的基石,出众的才智禀赋是成才的有力资本,但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往往忽略了基本的健康,却妄想在亚健康的基础上取得成就。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中医学角度阐发生命规律,为合理教育?p健康成才提供参考。    1.忽视男女生理差异    《礼记?效特性》就有“男女有别”之说,中医学认为男女在阴阳禀赋?p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广嗣纪要?男女服药论》认为:“男子以阳用事,从乎火而主动”“女子以阴用事,从乎水而主静”,《黄帝内经》亦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男子以八岁为一个发育周期,女子以七岁为生命节律,生长发育男迟女早。此外,还有“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等观点都说明生理基础男女有别。    身体条件不同,就该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予以区别对待,但现代社会对未成年男女的生理卫生教育和关心显然不够。青少年没有对自己的生理变化与生理卫生足够熟悉和关注,而是过多地把焦点集中在学业和外在装扮上。如在学校教育中,男女学业负担一样重,要求一样苛刻。在外在装扮上,露脐装?p超短裙成为时尚,大家盲目追捧,孰知外在的荣誉和光鲜下却为健康埋下隐患。这从女子痛经的普遍性可以得知,《灵枢?五味篇》“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傅青主女科》亦说:“夫带下俱足湿症,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女子在绝经之前,因为月经和带下的生理,气血易虚,脏腑易衰,容易体虚遭受外邪侵袭致病,更何况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女性?而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女孩子客观上课业繁重,消耗精血,主观上贪凉饮冷,袒脐露踝,感受外邪,如此状况还以之为美,殊不知为成年后的胎育埋下祸患,不可以不说这是教育的缺失和偏差。    2.忽略五脏和谐,体用相依    张景岳《类经》中提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中医学之“神”,包括人之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外在表现、思维意识等,神依靠人体基本物质而存在,离开物质则神无所存依。《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神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才可以产生丰富复杂的智力及情感活动,如果五脏因种种因素受到影响,那基于五脏的五神也会发生变化,而五脏的病理影响又是一个整体,这可以从中医的五行生克得知。    上述言论似乎与教育关系不大,其实对这方面关注不够正是问题所在。现代教育大多集中在生存技能层面,而对现代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从亚健康角度入手改善。现代科学定义的智力包括含记忆力?p想象力?p创造力在内的七种能力,从中医角度而言,虽没有明确对应,但正所谓“脾主思”“肾藏智”“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等,可见在中医的观念里,“脾”和“肾”对智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未成年人脾肾功能相对不成熟,而现代社会中,施加于脾肾的负担却不轻,特别是家长对孩子普遍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没有顾及到孩子生理承受力,过度消耗肾精,殊不知这样甚至会引起早衰。虽说“脾”与“肾”重要,但中医学素来有“整体”观念,五行相生相克,五脏相互影响,正如“肝属木,木克土”“肾属水,土克水”。例如对待近视,人们普遍归结于坐姿习惯不好,用眼过度,让孩子改善坐姿,适当休息就好。但中医不仅仅局限于此,因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眼部病变已经说明眼部气血供应不足,肝脏功能就可能已经发生微妙变化,肝会影响到脾,脾会影响到肾,那“思”与“虑”的功能肯定也受到影响,甚则会影响五脏,五脏的功能减弱,那么孩子的食欲不振,经常感冒?p脾气暴躁等别脏问题就有可能连带出现。试问这些仅仅是适当休息就可以改善的吗?    3.忽略身心和谐    心理活动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而进行的信息的摄取?p储存?p编码和提取的过程,《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不停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心智也随之成熟,甚至早慧早熟。特别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不能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往往过度教育,而这种教育主要集中在知识的灌输上,再加上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各种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这对在生理上没有完善发育,心理上没有很好免疫力的未成年人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刺激和诱惑。在这方面,古代名医叶天士,陆定圃等人都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知识太早,真阴未充,龙火易动。”反对知识早开。现代亦有学者提出未成年人教育要适应自然[2],年龄越小越该亲近自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