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辽金元三代的经学发展及其特征
浅析辽金元三代的经学发展及其特征 由于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等原因,辽金元三朝与中原文明皆存在一定隔膜,经学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在经学历史上得到的也往往是负而评价。清人皮锡瑞即将宋以后之经学列为“积衰时代”,理由是:“宋以后,非独科举文字蹈空而已,说经之书,亦多空衍义理,横发议论,与汉唐注疏全异。”又称:“论宋、元、明三朝之经学,元不及宋……宋儒学有根抵,故虽拨弃古义,犹能自成一家。若元人则株守宋儒之书,而于注疏所得甚浅。”(《经学历史·九》 然而,对待辽、金、元这样的“征服王朝”(美国学者魏特夫之说)的经学发展,似乎不能采取与汉唐等典型“汉族朝廷”同样的标准,因为那样容易抹去辽金元三朝经学发展的特殊意义,也无法对这三朝的实际经学地位作出客观评价。譬如三朝的经学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当时,经学知识及观念“普及”的任务大于“提高”;譬如三朝地处北方,最初均存在一个“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元史·赵复传》)的现实问题,因此中原经学著述的北传便显得尤为重要;譬如三朝皆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对于传统经学的接纳均有一个反复过程,而汉族儒生在这一过程中均有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譬如三朝汉族儒士而对现实的“道势冲突”,均形成了特殊的经学态度及观念,体现出北地经学的独特风貌,等等。只有理析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对辽金元三朝经学有客观的认识,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经学与政治、社会的密切关联。 契丹本为北方游牧民族,其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辽史·营卫志中·部族上》),太祖时逐渐对儒术有所重视和选择,至景宗、圣宗、道宗朝,无论在科举政策、学校教育,还是经筵进讲、刊刻翻译方而,都取得了明显实绩,推动着辽代经学的发展。《辽史·文学传上序》载:“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逞。及太宗入汁,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幸兴,士有由下僚耀升侍从,骚骚崇儒之美。”讲的便是此一过程。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初因战事紧急未暇顾及礼文之事,后而有尊儒倾向,神册三年(918)“诏建孔子庙”、神册四年(919)“帝渴孔子庙”即为明证。诏建孔庙、拜渴孔庙,其实意味着对经学儒术的认可;而此一行为由辽代皇帝发出,更意味着契丹部族对于中原文化自上而下的接纳与推广。当然,之所以推尊儒术,其意在于维护耶律政权的稳固与久长。辽代经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铺展开来的。 1.辽代科举与经学。据《辽史·圣宗纪三》,圣宗统和六年((988) ,“诏开贡举,放高举一人及第”。一般认为,此次诏开贡举,标志着辽代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辽代科考科目当中,便有“经义”一门,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十三云:“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焉。”又据金人李世弼《金登科记》:“天会四年,始设科举,有词赋,有经义,……词赋之初,以经传子史内出题,次又令逐年改一经,亦许注内出题。以《诗》、《书》、《易》、《礼》、《春秋》为次,盖犹辽旧也。”可知,辽代经义进士正以“五经”为据,并为金代所承。虽然经义科居词赋科之后,并曾一度被取消,表明经学在辽代科举中地位有限,然而《五经》传注在此一国家“抡才大典”制度的指下,依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传播。譬如圣宗太平十一年(1031)耀进士乙科的安次人杨,便“幼通《五经》大义”《辽史·杨传》。 2.辽代学校与经学。辽代各级学校的经学传播及推广,要略晚于科举之制。《辽史·道宗纪一》载,清宁元年(1055)十二月“戊戌,诏设学养士,颁《五经传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不惟将《五经传疏》作为学校教材,还设置专门的博士官及助教,可见对经学的重视。并且,非但作为贵族子弟专门教育机构的国子监“命以时祭先圣先师”,而且五京、州、县等辽代各级学校,均有经学内容的设置。《宣府镇志·学校考》载:“契丹初兴,’准尚武艺,燕赵间学校俱仍唐旧。间催兵赞,十存二三,取用文士,多由自奋。兴宗重熙五年,始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著为令式。至道宗,乃诏设学养士,于是有西京学,有奉圣、归化、云、德、弘、蔚、妨、儒八州学,各建孔子庙,颁赐《五经》诸家传疏,令博士、助教教之,属县附焉。”清人厉认为:“此但据西京、诸州言之,五京、诸州俱有学也。”(《辽史拾遗》卷十六《补选举志》)而从经学教化角度讲,收效亦十分明显,《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学校考》即载:“咸雍时,太公鼎为良乡令,省摇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太康时,耶律孟简为高州观察使,修学校,招生徒,以循吏著。” 3.代经筵进讲进谏与经学。以《五经》中的义理、实例等对帝王进讲、进谏,属于经学的致用范畴,这在辽代多有其例。进讲方而,道宗大安二年(1086)正月“癸丑,召权翰林学士赵孝严、知制浩王师儒等讲《五经》大义”(《辽史·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