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缃碧山水画风格初探
冯缃碧山水画风格初探
一、冯缃碧及广东国画研究会
冯缃碧(1896-1974),原名丙太,又名永康,字缃碧,广东鹤山人。少时师从程竹韵学习国画、从罗佩琼习经史文章,十八岁即以绘画出名。1932年至1938年间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师,及陪正、执信、圣心、台山等中学图画和国文教师。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冯缃碧曾避难于澳门。解放后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他同时还是本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广州画坛的“广东国画研究会”(以下简称“国画研究会”),的重要组织者和骨干成员。1923年7月,潘致中、姚粟若、黄般若、卢观海、赵浩公、卢振寰、黄少梅、罗艮斋8人在广州组成“癸亥合作画社”它即是国画研究会的前身。
二十年代初,广东国画界出现了折衷派,以高剑父为代表的画家提出“新国画”革命,理由是传统的中国画墨守成规,山水画凭空想象,浓淡远近,没有科学根据,看起来没有真实感等等。这就遭到一些秉承传统的画家反对。1925年以赵浩公为代表的国画派,为了维护国画的传统艺术形式,倡导创建“国画研究会”,从而更好的组织画家研究传统绘画之精神。组建之初该会的执行委员有:赵浩公、卢振寰、卢子枢、冯缃碧、温其球等十一人,他们在《国画研究会的立案呈文》中有这样的话:“循至今日,画风渐趋靡弱,欲返其道者,有流于狂怪怒张。追昔扶今,弥堪怪叹!夫以数千年历史之关系,不知经几许磨研,几许修养,始克臻此,乃昧于识者,去古日远,弥于目者,与古背驰,甚且见异思迁,数典忘祖。”这说明国画研究会的成立意在反对当时的“欲返其道者”和“数典忘祖”者,同时意将国画研究会自身塑造成为广东画坛的“正宗源流”。1925年4月,国画研究会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批文同意立案,国画研究会正式成立。当时凡是维护传统国画的画家都纷纷加入该会,在短短一年间会员已经发展到二百余人。
国画研究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极大,会员很快就发展到四百余人,会内事务也一片繁荣,冯缃碧是国画研究会的执行委员之一,在国画研究会中承担了许多任务,除日常的书画创作外,同时承担着一些组织工作,比如国画研究会例行的星期天雅集活动,以及每年的重大节日举办会员作品展销会和赈灾义卖等。还要接待来自京、沪各地的画家,其中就有黄宾虹、陈述叔等名家,1928年9月9日,黄宾虹到穗后,国画研究会在六榕寺举行盛大欢迎会,铁禅、温幼菊、赵浩公、潘致中、黄君碧等出席。活动先由冯缃碧恭读总理遗嘱,邓芬任主席致欢迎词,并请黄宾虹演述世界美术之流变。除此之外,还有文章撰写工作,其中1925年10月由国画研究会出版的《国画特刊》就登有冯缃碧的《画家宜具之气质》一文。从1923年7月“癸亥合作画社”组建,到1937年国画研究会解体,前后经历近十五年时间,冯缃碧作为其重要的成员,一直参与其中,也成为抗战前他重要的人生轨迹。广州沦陷后,大部分画家逃离广州,国画研究会的事务彻底中断。虽然在抗战结束后,赵浩公、李研山、黄般若等有意重组国画研究会,但由于赵浩公的逝世及诸多原因,国画研究会终究成为了历史。
二、冯缃碧绘画的渊源
所谓绘画渊源,指绘画的学习对象和继承对象,通常情况下,一个时代的绘画有共同之处,便也会有共同的源流,作为个体亦能看到其学习的轨迹和表现的共性,特别是中国绘画讲究程式的学习和流派的继承,更容易捕捉到画风的出处和相似性。这便是研究个案画风所绕不开的问题,一般而言,学习离不开师人和师造化这两种,师人有师古人和今人(即同时代的人),师造化则是指向自然万物学习。通过对冯缃碧人生轨迹的了解和作品面貌的对比后,我们试着对其绘画的师承关系进行探讨。
冯缃碧最直接的学画途径是拜师,根据资料记载,冯缃碧少时师从程竹韵学习国画。程竹韵(1874-1934),名景宣,字竹韵,号龙湖叟,别署篆香室主,广东南海(今佛山)人。《广东近现代人物词典》记载其“画法王石谷、蒋廷锡,擅山水、花鸟、虫鱼,雅淡清逸。亦工书法、篆刻。”1910年,程竹韵与黄鼎平等在广州河南创设“尚美图画研究所”,开始招收学生,后迁居至西关,改“尚美画社”继续授徒,大概此时冯缃碧始从其学画。程竹韵是一位山水、花鸟、人物皆擅的画家,广州艺术博物院就藏有其《山水》《莲鹭图》和《仕女》等作品。从现有作品来看,程竹韵的山水画宗南派,接近“四王”之风,花鸟画则有陈淳、恽寿平、海派及二居的影子,人物画工整细致,设色雅致,有唐寅之风范。老师对冯缃碧的影响很深,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山水画取法南派,二是热衷于对传统绘画的研究,致使其后来成为国画研究会骨干的原因之一。冯缃碧参与国画研究会的活动达15年之久,这也成为除老师之外对其影响最深的经历,在国画研究会中,冯缃碧与其他会员之间频繁进行艺术交流,相互切磋技艺,在每周日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