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科学技术系统.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科学技术系统.ppt

第十一讲 科学技术系统(上)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体系结构 科学概念的透视 关于技术 关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一、 科学概念的透视 作为人类精神成果的科学:知识体系 作为人类创造知识的活动:科学活动 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科学:社会建制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科学生产力 作为一种方法的科学:科学方法论 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科学文化 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科学对话 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 古希腊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Επιοτ?μη(知识),拉丁文scientia 或scire,就广泛意义来讲,指学问或知识。英文science德文wissenschaft法语 scientia 皆由此衍生转变而来。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知识的性质是一种“获得关于可以论证的事物的知识”,以区别于“意见”。 希波克拉底:“我将尽力治好您的病,但我是学者,追求的是知识(而不是财富和权势)”。 16世纪西学东渐时,中国学者将science对应于“格物致知”,简称“格致”。《礼记·大学》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注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即,接近;穷,推究、穷究也。日本19世纪下半叶还沿用“格致学”,到产业革命兴起时才改称“科学”。 1885年康有为首先把“科学”一词介绍给国人。1894—1897间严复译《天演论》时,把science译为“科学”。 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1786)“任何一种学说,如果它可以成为一个系统,即成为一个按原则整体组成的知识整体,就叫做科学”(商务,第2页)。科学包含:(1)感官材料,(2)普遍必然性的形式,即通过概念、范畴(因果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整理的知识。 黑格尔:“一堆知识的聚集,并不能构成科学”。(《哲学史讲演录》卷1,35) 实际上中世纪经院哲学把神学也称为科学,就是取有体系的知识这个含义。 丹皮尔“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科学史》,9)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需要讨论的几个问题 科学与知识 科学与智慧 科学之外有无知识 科学与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可靠的对事物的了解,与“无知”相对应。 “无知”的知 知识 科学与智慧 两种说法:知识的结晶——智慧;知识是智慧的结晶。 智慧比知识的概念更广泛。哲学就是智慧之学,“爱智之学”。 科学的功利性往往妨碍了科学工作者的人生智慧。 知识与智慧以人的自我意识为基础,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产生,共同发挥作用。 2、作为一种活动的科学 科学还应该被理解为是形成和产生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 梅森(科学史家): “科学就是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有关自然界的相互联系着的技术、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活动。” 马克思的观点 马克思在1844年(卷25,120、97)中指出,任何个人活动属于社会活动,明确提出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科学属于精神生产领域。 科学是人类活动,社会活动,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异化问题 科学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异化就是对原初目的的背离。 “异化”概念被认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思想。 科学异化是现代科学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甚至有人提出,科学已经失去了控制。 科学就是“勾勒姆”吗 1993年法国科学社会学家科林斯(H.G.Collins)等人在著作《科学勾勒姆》中提出,科学就是一个勾勒姆。 勾勒姆(Golem)是犹太神话中的怪物,是人借助妖术、咒语用土和水造成的人行怪物。它力大无比并且每天都在增加,它服从主人的命令,替人工作,但它又是笨重和危险的,若失去控制就可能用其千钧之力毁灭它的主人。  3、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 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1919年M·韦伯首先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把从事科学活动的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来加以研究。指出科学已发展到这样的专门化程度,以致于需要长期严格的专业化训练的科学家才能胜任,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和科学活动。 1942年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提出“科学共同体”的概念,认为一定数量的科学共同体成员是科学社会组织的重要成分,以区别于其他社会共同体。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是范式规范下的活动,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1953)中指出,科学建制是一个社会事实,一个国家科学建制的状况,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的重要标志。 科学的社会化历程 科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