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移动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ppt
四、移动图书馆的局限与问题(续) 四是系统投入与服务效益问题。注册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比例较低,注册后使用的频率也低。移动图书馆系统投入较大而实际服务效益不高,使得国内外有不少图书馆及其主管部门或投资方对推出移动服务的态度较为谨慎。平衡系统投入与服务效益,有待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提升。 移动服务面临严峻的法律挑战 五是数字资源使用权的挑战,为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图书馆与资源提供方应当有移动服务的相关约定。 六是用户隐私权保护难度较大。移动服务与用户的手机或移动终端绑定,可随时随地跟踪、记录、保存用户的信息行为,包括访问资源的时间、种类、所用终端等等信息,也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保护用户隐私不被外泄是巨大的挑战。 五、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从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角度看,将整合新的技术与应用,提高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云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融入社交网络、应用手机二维码、手机身份识别等新技术将是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与云服务结合 与云服务结合 云笔记。方便用户在电子阅读时作读书笔记,并可自动同步到云存储,不用随时带着U盘拷贝或者纸笔记录,提高了边阅读边思考的效率,并且可以用不同的终端设备随时查看自己过去上传的笔记。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融合GPS定位、移动通信、导航技术等。 通过移动设备确定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读者定位。 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推送。 移动图书馆融入社交网络 大学师生特别是年轻一代学子每天都会登录社交网站,甚至永不下线。他们是图书馆永远在线的潜在读者。将图书馆的服务融入社交网络,可以扩大图书馆的受众面,实时了解读者的需求,提升和扩展图书馆在读者个人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人人网上构建了书友会,并通过建立信息推送、聊天机器人“小图”等融入到社交网络。 移动图书馆融入社交网络 2011年2月约翰·杜尔(John Doerr)提出了SoLoMo的概念,即社交(So:Social)、本地(Lo:Local)和移动(Mo:Mobile)的融合。利用移动设备、基于地理位置并结合社交网络(SNS)特点而提供的服务。 从Facebook到人人网这样的“So”已无处不在;而“Lo”则代表着以LBS为基础的定位和感知;“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 SoLoMo需要智能化的定位技术、感知技术、海量知识发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 SoLoMo是移动图书馆服务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领域,通过对用户的自动感知,提供与用户和情境相关的图书馆服务,使得图书馆服务逐步走向智能化,即逐步发展到“智慧图书馆”阶段。 移动终端服务 移动终端外借(超星本) 可在线阅读和下载超星的100多万册电子图书并无IP限制。 可在线观看6000多门8万余集名师课程。 可提供云服务,包括全国780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检索与文献传递 五、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续) 移动图书馆促进电子书的升级。 三代电子书。 Ebook 1.0:纸质书的扫描生成。 Ebook 2.0:原生的文本电子书。 Ebook 3.0:集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实时模块(嵌入的网页)、交互模块等等的出版物,实际上是程序,如图书App。 到这个月苹果App Store应用程序总数已达65万个,下载量已达?300亿次。 移动跨界服务 图书馆通过移动终端提供跨界服务。上海交大“智慧泛在课堂”。 五、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续) 手机将成为物联网的中枢之一,手机串码成为身份识别码。 物联网技术应用 智慧图书馆(SL) 将采用高效率的光电转换技术和大容量的电能存储设备,解决手机的用电困境。 进一步改进显示技术,开发屏幕折叠产品,解决手机屏幕显示内容少与浅阅读问题。 六、结束语 移动图书馆不是原有数字图书馆系统颠覆,而是一种增值服务。 移动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时间与空间:使得用户可利用碎片时间检索与获取信息;可不受地域限制,实现泛在服务。 移动图书馆技术与服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图书馆将成为复合型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方式。 最简单的服务,往往是最重要的服务,如短信和移动OPAC。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在不断提升,在现阶段图书馆要根据需求和财力选择合适的系统。 谢谢大家! zhaojihai@zju.edu.cn 移动图书馆技术与服务的发展趋势 赵继海 2012年6月15日@杭州 提 纲 引言 移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优势 移动图书馆的局限与问题 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World IPv6 Launch! 2012 年 6 月 6 日IPv6 全球启动。新的互联网时代开始了!IP实地址短缺的问题彻底解决。世界上任何物体和数字对象都可有独立的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