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技术.docVIP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技术.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裂缝油藏增产改造技术 第一章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低渗透油藏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分布于大庆、长庆、吉林、辽河、大港、新疆、胜利、中原等几大油区,探明低渗透油藏地质储量52.14×108t,占全国探明地质储量26.1%。随着国内对原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也已成为开发的主力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地处中国东西两个地址构造单元的中间过渡带,是古生代稳定沉降,中生代坳陷自西向东迁移,新生代周边扭动断陷得多旋回沉积的克拉通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形态不对称,东宽西窄,为平缓西倾的大斜坡。包括盆地本部,以及河套、巴音浩特、渭河地堑、六盘山、银川和定西等周边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总面积37×104km2。 目前主要有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等在该盆地内进行油气勘探开采。 从目前油气田分布规律知,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倾斜坡上,其中石油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南部,天然气分布在盆地中北部,纵向油气层复合叠加较多,整体形成上油下气、南油北气的分布格局。 按照地层层系,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套层系的油气藏: (1)中生界侏罗系河流沉积低渗透砂岩油藏 侏罗系含油层系为延安组和直罗组,而延安组为侏罗系主要油层组。 根据油层组合,延安组自上而下划分成10个层组,延1—延10,其中延8以上油层由于面积较小,做为油田开发阶段的稳产接替层,而延安组油层相对富集于底部油层组即延9、延10,油藏面积较大,油气资源丰富,占整个侏罗系的80%,为该油藏的主力油层。直罗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7个层组,直1—直7,其中直2—直5为主要产油层。 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储层,岩性以长石质中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因沉积结构和成岩作用影响,不同区域和不同油层的物性较低且变化较大,非均质性强,中、北区平均孔隙度18%—20%,平均渗透率50mD,南区油层致密,平均孔隙度10%左右,渗透率小于5mD,因此该油藏为低渗透油藏。 (2)三叠系三角洲沉积特低渗透砂岩油气藏 三叠系主要储油层为延长组,在沉积时期形成大型生油气凹陷,由两个主要碎屑岩沉积体系和多个良好的盖层形成自生自储的含油层系,该油层黑色泥页岩发育,是中生界油藏的主力油层。 根据延长组地层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将延长组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段、自上而下划分为10个层组长1—长10,分段分层如下:第一段:T3y1,该段包括长10;第二段:T3y2,该段包括长7—长9;第三段:T3y3,该段包括长4+5、长6(长61、长62、长63);第四段:T3y4,该段包括长2(长21、长22、长23)、长3;第五段:T3y5,该段仅有长1。 延长组10个油层组,整体上看都属于“三低”储层(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因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的不同,砂岩类型以及分区不同,最终各小层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组,其油层物性和含油性也不同。 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储层为长6,其次为长2层。长6孔隙度11%—13%,渗透率(1.0—3.0)mD,属于特低渗透油气藏。 (3)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低渗透砂岩气藏 该地层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在盆地周边由于构造运动活跃,并且砂岩体储层发育,因此形成了以构造圈闭为主的气藏;在盆地内部,构造较为稳定,中部平缓的西倾斜坡上形成了大型岩性圈闭气藏,最终形成复合连片的大气藏。由于其砂岩储层经过长期的压实、充填、交代和重结晶等作用,使得储层原生空隙遭到破坏,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为低渗透气藏。 根据地层学,该低渗透砂岩气藏自下而上可分为石炭本溪组、下二叠太原组、下二叠山西组、中二叠石盒子组、上二叠石千峰组。其中山西组山2、石盒子组盒8为该气藏的主要产层。 该气藏非均质性强,据统计平均孔隙度范围0.64%—18.4%,渗透率范围0.1—2mD,属于低孔低渗透致密气藏。 目前共有7个气田,包括苏里格、神木、乌审旗、榆林、靖边、米脂、胜利井七大气田。 (4)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 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位于中部西倾大斜坡构造带上,储层为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层段后且分布广泛。根据沉积层序和岩性特征,将马家沟组地层分为六个岩性段:马一、马二、马三、马四、马五、马六段,马一、马三、马五皆以白云岩为主,其他三段以石灰岩为主。 马五段位于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顶部,是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因此根据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可将马五段再细分为10个层组,自上而下依次为马五1—马五1010个亚段。奥陶系低渗透气层可分为上部气层、中部气层和下部气层,其中上部气层组为马五1,中部气层组为马五2、马五31,下部七层组为马五4段。 该段地层经长期成岩作用,主要储集空隙类型分为五种:溶洞—溶孔型、溶孔—晶间孔型、裂缝—孔洞型、晶间孔型、微孔—裂缝型,盆地中部马五段平均孔隙度4.98%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