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梅村情.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生只为梅村情.doc

一生只为梅村情   登封市是郑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郑州的西南方向,背靠中岳嵩山。出了登封市区,西行十公里就是大金店梅村,处在村子主街上的卫生所看上去门脸不大,但对梅村和附近的百姓而言,意义却非同寻常。   就在这个小山村里,乡村医生郭光俊为乡亲们服务了46年。   “只要有郭医生在,我们就不用急,他为我们的健康托着底呢!”70多岁的村民梅东林的话代表了梅村人的心声。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到满头华发的老乡村医生,62岁的郭光俊用精湛的医术为父老乡亲的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他用无限的大爱书写了一名乡村医生无悔的人生。   不忘初衷回梅村   郭光俊自幼家境贫寒,他10岁那年,村里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脑膜炎流行,死了四个孩子,孩子父母的哭声响彻全村;另一件是他的堂姐产后大出血,因为当时村里没有医生,一家人长途跋涉将其送到医院后已无力回天。   这两件事像烧红的烙铁打在了少年郭光俊的心上,之后的很多年,村人失去亲人的哭喊声还不停地啃噬着郭光俊的神经。同时,这也激发了郭光俊青年时代的学医之志。   1965年,大金店公社成立了中医卫校,郭光俊曾三次托人介绍却未能进入卫校学习。当时他悲痛万分,多次跑到卫校的教室窗前,看到学生们在听老师讲课,自己两眼满含泪水,久久不愿离去。这年秋天,郭光俊用家里卖鸡蛋的钱买了《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汤头歌》《频湖脉诀》等医学书籍刻苦自学。1966年,他又跟随本地的著名中医郝世斋学习中医。为了能进一步到大医院深造,1971年,他随着村子里的 “副业队”到了洛阳,四处求人,才算进了医院大门。   郭光俊在洛阳涧西区人民医院学习时,正值“文革”,出门没有粮票就不能吃饭。郭光俊的父亲在家没日没夜地干活,尽力挣钱给他补给粮票,可还是捉襟见肘。在那样的灾荒年月,梅村几乎没有一家能填饱肚子。然而郭光俊在洛阳学医的五年里,每逢春节回家,乡里乡亲的都会拿着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和粮票来到郭光俊家,有的一块两块,有的一斤半斤。乡亲们跟他说:“孩子,出门在外抬脚动手都得要钱,咱不能饿着肚子去学医,你只管好好地学,钱和粮票不够了咱们大家伙儿给你凑,老少爷们儿都盼着你学成后早点回家来!”当时郭光俊激动得说不出话,他知道,只有刻苦学习,早日学成归来,才能对得住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   1976年,梅村卫生所原来的中医离开了,村支书想起了郭光俊。正是这位老支书当年开了介绍信支持郭光俊到洛阳学习。而按照当时的政策,郭光俊已经可以留在洛阳了。一边是转成城市户口、到大医院当医生;一边是全村百姓的殷殷期盼。郭光俊犹豫过,也动摇过,但最终,在那一年的6月10日,正是麦收的季节,24岁的郭光俊回来了。   嵩山深处采药人   在夏天,嵩山上漫山遍野的都是血参,秋去冬来,血参就被层层的落叶覆盖了。   血参,学名叫丹参,是制作复方丹参片的主要成分。这些年,梅村人的日子好过了,可留守在村里的中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病的也逐渐增多了。这种病危重期在医院治疗,恢复期就在家用药,常用药就是以血参为主要原料的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三块钱一瓶,可老郭心疼村民,他不愿让村民多花一分钱,于是自己上山采药。   “不打农药,不上化肥,患偏瘫、心脑血管之类的病人服用效果更直接。”老郭对随同上山的记者这样说道。趟过满地的枯叶,绕过一条又一条自然形成的小路,郭光俊如履平地地爬坡上山,记者却几次崴了脚。终于在已经长出绿芽的草丛里,发现了几棵血参,郭光俊刨了几下,一棵深红饱满的血参就露出了地面。郭光俊爱惜地剥去上面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放进药箱,“就这可好可好了,血参都是红的,一洗净可红”。   老郭每次上山采药,都要带着村民,为的是让他们学会识别药材。回到诊所,他把采来的血参洗净,切成片晒干,再打成粉状。像这样亲自采来的药材,老郭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是:分文不收。   当我们随着夕阳向山下走去时,郭光俊豪气地指了指远处的嵩山主脉说,那些地方我都去过,血参更多。为了让附近的乡亲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就能吃上药,62岁的老郭一直保持着亲自上山采药的习惯。从医46年来,他坚持每隔半个月上一次山,年年月月,走遍了嵩山的峰峰谷谷。在他的卫生所里,老郭亲自打磨的药材,占了30%。   为了采到名贵的中草药,郭光俊也吃了不少苦头。   人们传说,嵩山的一座山峰上生长的黄连在冬天下雪的时候能把雪给染黄。2012年的秋天,老郭带着五个弟兄上了山。他们互相搀扶着爬上了山巅,他不慎踩翻了石头,整个人滚下去五米多,肩关节和腰椎骨折,到现在仍留有右上肢和腰部麻木等后遗症。   除了血参,嵩山上还盛产荆芥、防风、金银花、大小蓟、马齿苋、野菊花等100多种中草药。郭光俊将这些药材采集回来、精心炮制,分别制成粉剂、汤剂和药丸,免费发放给乡亲。他说,在我们这儿,中草药是自采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