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石印本与铜活字本考异.doc
《古今图书集成》石印本与铜活字本考异
[摘要]《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成书于清代,并两次由皇家组织刊印,初次为铜活字本,再次为石印本。虽然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是以铜活字本为底本影印的,但是二者并非完全一致,一些方面还是有所差异的。
[关键词]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本;石印本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成书于清代,并两次由皇家组织刊印,初次为铜活字本,再次为石印本,皆因量少而世所罕见,故备受珍视。
1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者是陈梦雷。陈梦雷(1651—1723),字省斋,康熙九年(1670)进士,福建闽县人。自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至四十五年(1706)四月,陈梦雷根据“协一堂”与自家藏书一万五千余卷,编纂成《汇编》,由诚亲王胤祉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进呈,康熙改名《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即位后,陈梦雷被诬流放,客死他乡。蒋廷锡受命续纂《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的著作权遂被取消。
蒋廷锡(1669—1732),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雍正三年(1725),《古今图书集成》续纂完成。雍正四年(1726),用铜活字摆印成书。
是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共5 020册,522函,堪称洋洋巨观。按内容分6汇编,32典,6 000余部。每部又细分为汇考、总论、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四级类目,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若溯流以观澜,如沿波而讨源。
是书集古今图书之大成,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医卜星象,虫鱼鸟兽,无所不有。卷帙浩繁,图文并茂,被认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以铜活字摆印,光印模就有25万枚,可谓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铜活字印刷工程。印本字大如钱,墨如点漆,装帧精美,开本阔大,尽显皇家气派,令人叹为观止。
《古今图书集成》只印成64部及样书一部,内府文渊阁、皇极殿、乾清宫等处各藏一部,又颁赐皇室贵胄、在朝显宦。乾隆三十九年(1774),又赏赐纂修《四库全书》时献书最多的江浙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马裕四家各一部,作为好古之劝。
因印量有限,又经过二百多年的沧桑,现在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存世已稀,据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统计,现今存世完整或已残缺的雍正本仅有24部[1]。
2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
一百六十多年之后,光绪帝深感《古今图书集成》原本传世日稀,欲使化身千百,遂于光绪十六年(1890)6月间令军机处奕劻照殿版式样石印,以广流传。这是《古今图书集成》第二次由皇家组织刊印,底本用雍正四年铜活字本,只是增加了《考证》24卷。
奕劻领旨后,经过调查,认为上海商人对石印书籍最为熟悉,遂电告上海道聂缉椝寻找书商筹划。聂缉椝随即回复道:已与同文书局合计,打算用料半开三纸,照殿版原式刷印100部,每部需银3 500余两。必须先购买殿版原书一部,作为描润照印底本,需另外给底本费银一万三千两,印完后原书上缴。并且多印一部,黄绫包装,免费进呈[2]61。
聂缉椝联系的同文书局由徐润、徐鸿复等集股设立,光绪八年(1882)成立于上海,是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石版印刷图书的出版机构。
奕劻认为聂缉椝所议合理,即上奏请旨敕令两江总督督促上海道照此办理,并派专人驻书局校勘,以臻完善。
同文书局于光绪十七年(1891)承印,二十年(1894)告成,由两江总督验收解进。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首册卷底副页即钤“江南江西总督关防”满汉双文长方朱文印。
此版本“字朗体整,又有考证,是为最善者。原印仅一百部,其留沪若干部不久即遭火厄”[3]5,故流传稀少。
3石印本与铜活字本之异
一直以来,人们大都认为光绪石印本是根据雍正铜活字本原版影印而来,因此开本、版式、内容等方面二者完全相同。其实,仔细比较,二者之间还是有些许差异的。
3.1 内容
石印本新增《考证》24卷,故册数由原来的522函5 020册,增为528函5 044册。考证为龙继栋所撰。龙继栋,字松琴,号槐庐,广西临桂人。曾任图书集成书局总纂,晚年出任江宁尊经书院山长。《考证》对《古今图书集成》核对原书,详加校订,旁征博引,订正原书引文错讹脱漏之处约2万条,故实用价值较原本更高。
3.2 版式
据清华大学图书馆叶桔《古今图书集成版本介绍》,铜活字本“版框高20.6厘米,宽13.6厘米,每半页9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4]。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同文书局石印本版框高21.4厘米,宽15厘米,行格字数一样,装潢样式也与殿本相同。很明显,石印本并非按原大影印,板框的宽和高都有所增加,字体较原版本稍稍放大,据说“其版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