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大之父”罗家伦(下).doc
“中大之父”罗家伦(下)
在“悲痛的隐蔽”中充实发展中大
在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时,充实图书仪器设备也是罗家伦执掌中大时的一项大投入。学校的有限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的改善。罗家伦执掌中大的前5年,先后建成或扩建了图书馆、体育馆、生物馆、东南院、南高院、牙医院、音乐教室、游泳池和学生宿舍等。至抗战前夕,中大已颇具最高学府的恢宏气势。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图书杂志量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之一。罗家伦很重视图书资料建设,接受东南大学图书馆时中西文藏书共有4.8万册,而1937年中大图书馆收藏图书已达40.7万册(中、西文各半),是他初掌中大时的10倍。阅览室面积是原先的4倍。1932至1937年间所购中文书中善本极多,不胜枚举;中文杂志286种。西文书也大多是较珍贵者,如Ceographical Journal,连续刊行134年。外文杂志多达233种。最贵的外文杂志7000元一套,但为了研究的需要,罗家伦均不惜巨资,全部购齐。到抗日战争期间,阅览室订有中外文杂志700余种。此外,由于院系学科众多,教学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标本、模型等甚多,罗家伦不惜斥资大量购进。有人才、有仪器、有资料,有力支撑了中大的课程建设。到抗战前夕,中大全年可开出524种课程;抗战爆发内迁至重庆,那样的艰难困苦,所开设的课程仍增至829种。
虽然国民政府内忧外患,财政极端困难,但罗家伦总能从政府手中将办学款项要回来。罗家伦任中大校长时每年的经常费用是190万元,临时性费用如基建、添置大型仪器设备还不在内。而那年头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每年的经费是70万元,二者相差两倍左右,以至于当年教育部长王世杰对罗家伦能筹到钱而妒嫉不已。民国时期大学教育经费是由国民政府直接下拨到学校,不经教育部。资料显示,国民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占政府财政支出的大头,如1933年6月2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年的岁出预算,共计十三类,费用为1.6148016亿多元,其中教育费用是1661.8184万元,占10%多,仅次于军费,位居第二。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最大的财政支出仍是军费,其次还是教育。
经过两年的时间,中大内部安定,可日军侵略有增无已,而国内航空人才奇缺,近于空白。1933年夏,国民党庐山会议讨论培植航空工程人才,最后决定由中大负责此项任务。罗家伦奉令后深感需要迫切,如从大一新生开始训练,缓不济急,于是在中大设立特别机械研究班,招收各大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机工程三系毕业生,加以两年航空工程训练。罗家伦电邀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专业的罗荣安回国,来中大创办特别机械研究班,培养了我国最早一批航空工业专门人才,并于1938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航空工程系。1934年秋,研究班正式开学。罗家伦到班上作鼓励讲话说,所以用“特别机械”之名,实在是“悲痛的隐蔽”,为的是避免打草惊蛇,引起日本人的扰乱;但“隐蔽的名称不能隐蔽我们火一般的爱国和救国的情绪”。师生报以持久的热烈掌声。
1935年,罗家伦考虑到当时中国亟需医务人才,于5月份创办了医学院,6月又主办国立牙科学校,从此奠定了中大7院的格局。是年,罗家伦鉴于中国水灾频仍,在中大工学院内增设水利工程系,于秋天正式开课。在他任期内,中央大学还先后添设或恢复了心理学系、化学工程和畜牧兽医专修科等。尤其是1938年,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的同时,又在该院增设了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体育和公民教育7系。中央大学这种7院56科的规模当时在全国是绝无仅有。可以说作为首都大学已是实至名归。罗家伦在扩充院系的同时,还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程开设方面,他制订了“整理学课大纲”,要求各院系据此拟订课程,以求课时数的集中,删除不必要的课目,明确划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课程的学习,建设若干核心课程,不因人因事而变更;修业年限至少须满四年,以免除争求速效可能带来的弊端。在此框架下,坚持教学自主,学术独立,对教授讲课不加干预,研究不定框框。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活动既规范又灵活,教师讲课新见迭出,使得中央大学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繁荣学术和促进高深学问的研究,在罗家伦的倡导下,中大校务会议决定发行两种学术刊物,一种是“国立中央大学丛刊”,登载专门研究之著述,分为《文艺丛刊》、《社会科学丛刊》、《教育丛刊》和《农业丛刊》;另一种是“国立中央大学专篇”,对于特别有价值的著作,专印成册。同时,罗家伦从研究条件和社会需要来考虑,不遗余力地谋求中大与社会事业和学术机关的合作。如,与江阴要塞司令部合作要塞造林,与中央棉产改进研究所合作种棉实验,在江苏省推广纯良棉种,开办中等学校教职员暑期讲习班,与实业部合编《中国经济年史》,进行全国儿童问题咨询,主持高中英语和数理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