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兰花“曙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docVIP

水分胁迫对兰花“曙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分胁迫对兰花“曙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doc

水分胁迫对兰花“曙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摘 要:以兰花“曙光”为材料,研究初花期水分胁迫对植株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5d)浇水一次的处理对植株产生的效果相比,每隔15d浇水一次植株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每隔10d浇水一次和每隔15d浇水一次植株的淀粉都较高,且差异不显著,同时每隔20d浇水一次时,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均下降,表明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积累下降。   关键词:兰花“曙光”;水分胁迫;生理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32-04   1 引言   ‘曙光’是由母本西藏虎头兰‘黄素花’(Cymbidium tracyanum L.Castle)和父本大雪兰(Cymbidium mastersii)杂交选育而成的兰花新品种。四季常绿,叶带状,14~20枚;花葶高52~55cm,着花6~12朵,花朵自然水平展开9.6~13.2cm,有香味;萼片和花瓣均为金黄至卵黄色,切花瓣稍宽(1.4±0.2)cm,唇瓣左右裂片之间有2行金黄色毛,合蕊柱背和腹面为红色;花期40~60d,瓶插期20~45d。适宜在亚热带或气候相近的温暖地区保护地栽培,并且该植物具有适应范围、温度的广泛性的特点,为其推广性的栽培及观赏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1]。   植物除因土层中缺水引起水分胁迫外,干旱、淹水、冰冻、高温或盐碱条件等不良环境作用于植物体时,都可能引起水分胁迫。不同植物及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度不同,影响不一。如刘福建等[2]报道了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处理间的叶绿素、总糖和淀粉含量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而下降。王丹等[3]报道了水分胁迫对草莓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增加。王存纲等报道了水分胁迫对大岩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4],汤伟权等报道了水分胁迫对大叶铁线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5],李光等报道了[6]水分胁迫对金线兰地上茎组培苗生理生化的影响。而对于水分胁迫下兰花新品种“霞光”花期植株的生理特性指标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测定分析水分胁迫不同时间与对照处理下兰花“霞光”的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探索水分胁迫与兰花“霞光”花期的关系,为兰花的抗旱机理和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兰花‘曙光’植株,选择外形、株高和叶片数大致相当的,第3年复花的优良植株,均为本课题组的自主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兰株。   2.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3年7月在公司大棚内进行,将挑选出的12盆植株分为4组,每组3盆,对植株进行编号。采用每隔5d、10d、15d、20d浇一次水的控水方法,待到植株开花的初期,于早晨8:00~9:00,选取开花植株的叶片,并洗净待测。栽培环境:大棚内布有20%的遮光网,栽培基质一律使用1/4树皮+1/4泥炭+1/4椰糠+1/4陶粒的混合基质[7],日温(22±2℃),夜温(12±2℃)。   2.3 测定方法   2.3.1 叶绿素的测定方法[8] 称取新鲜叶片0.1g,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碳酸粉及2~3mL80%丙酮,研磨匀浆,再加入纯丙酮10mL研成匀浆,暗处静置约10min。将提取液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丙酮反复冲洗研钵与研棒数次,并用少量丙酮反复冲洗滤纸和残渣,直到无绿色为止,以便色素全部转移入容量瓶,最后用纯丙酮定容至25mL刻度线,摇匀,并保存于暗处备用检测。在波长663nm和645nm下测定吸光度(A663和A645),依据公式(1)~(4),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   Ca=12.72A663-2.59A645 (1)   Cb=20.13A645-5.03A663 (2)   叶绿素CT=Ca+Cb (3)   式中:Ca和Cb分别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mg?g-1)。   叶绿体色素含量(mg?g-1FM)=   [C×提取液总体积(mL)×稀释倍数FM(g)×1000] (4)   式中:C:叶绿体色素的浓度(mg?g-1);FM:鲜重(g)。   2.3.2 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蒽酮法)[8] 称取兰花叶片鲜样0.5g,剪碎放入具塞试管中,然后加入蒸馏水10mL,在水浴锅中沸水浴20min,冷却后过滤,滤液收集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为可溶性糖待测液。每组样品重复3次。将提取可溶性糖以后剩余的残渣移入试管中,添加20mL蒸馏水,沸水浴15min,加入9.2mo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