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docVIP

《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理论讲义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的领导者。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纪元,促进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并为20世纪的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柱。他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自我和本我》、《弗洛依德全集》等。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本我”是最原始的、本能的;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 ●“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 ●考虑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个体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 ●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 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2、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任务: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从4岁到7岁。游戏期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 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 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 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至50岁。 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至死亡。 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 刺激(S)——反应(R)。 心理发展的核心观点: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一)环境决定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华生经典的情绪唤起及解除实验 ????华生经典的情绪唤起实验是在一名叫阿尔伯特的11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做的惧怕条件反射。实验初期,阿尔伯特与小白鼠玩了3天。后来,当阿尔伯特开始伸手去触摸白鼠时,脑后敲起了钢条的声音。阿尔伯特猛然跳起,向前摔下,将头埋进垫子,但没有哭。第二次,正当他的右手刚触模白鼠时,钢条又被敲响,他又猛然跳起,向前摔倒,开始哭泣。一周以后的几次白鼠与响声的组合刺激也都引起孩子惊起。最后,当白鼠单独出现后,阿尔伯特表现出极度恐惧,转过身去,扑倒在地,匍匐前进,躲避白鼠。几天以后,华生极其同事试验刺激的泛化。他们发现阿尔伯特玩耍很多东西,但惧怕任何有毛的东西。不管是他看见了白兔、狗、毛大衣、棉毛或圣诞老人面具,他都哭或焦急,纵然以前根本没被这些吓怕过。可见阿尔伯特的惧怕已泛化到一切带毛的东西上了。出于道德原因,这个实验曾遭到学术界严厉批评,但实验确实提供了惧怕条件反射形成的证据。 ????彼特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害怕白鼠、兔子、毛大衣、羽毛、棉花绒、青蛙、鱼以及机器玩具,除此之外,他非常健康活泼。华生建议其同事琼斯(M. Jones)对其进行惧怕的解除条件反射实验。琼斯用了很多方法,包括要彼特观看其他儿童与兔子玩耍。而最精彩的方法如下:彼特被安放在高背椅中坐着并给他吃午后快餐,随后将一个装着白兔的笼子放在和他有一定距离又不干扰他的地方。第二天白兔的笼子又稍靠近些,直到他显示有轻度的不安为止。每日按此处理,一天接一天地照样把兔子放得越来越近。由于实验者小心处理,从未惊扰彼特半分。最后彼特可以用一只手吃东西,同时用另一只手与兔子玩耍。通过相同的方法琼斯也消除了彼特其他的大多数的惧伯。 (摘自: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75页; [美]威廉格莱因.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315-316页)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

文档评论(0)

saity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