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与防教育
二、消防安全知识 1、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的工作摆在首位,动员社会力量和依靠人民贯彻和落实各项防火的行政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从根本上防止火灾的发生。 防消结合,是指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 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 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必要条件:又称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 引火源 助燃物 可燃物 明火、高温 电火花等 空气、氧气、高锰酸鉀、过氧化鈉等 木材、汽油、液化气等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燃烧。 二、火灾的相关概念 (二)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 3、常用灭火器的分类: 2)泡沫灭火器 4)卤代烷灭火器 3)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磷酸铵盐 5)二氧化碳灭火器 6)烟雾自动灭火器 7)7150灭火器 1)水型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期火灾。 适用范围 对着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向前,直至把火源扑灭。 站在距离火源两米处,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按下压把。 除掉压把下的铅封,同时将安全销拔出。 同时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右手握住压把。 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器分类 三、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期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便,灭火效果较好。 适用范围 左手拿着喷粉枪,对准火焰内部喷射,并不断向前,左右摆动喷粉枪,直至将火焰扑灭。 用手掌使劲按下供气阀门。 除掉铅封,同时拔掉保险销。 右手抓住喷粉枪,左手顺势打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 把干粉灭火器推到现场。 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器分类 怎样使用消火栓? 一般情况下,先打开消火栓箱门,然后把帆布水带水枪接好,最后才能打开阀门(如果有软盘应先使用软盘,打开水喉胶管阀门,将胶管喷头拉至现场,打开喷水开关即可出水灭火。消火栓的水带或软管长度为20米,有效射程为10米以内。 室内消火栓 水带 水枪 接口 火场疏散与逃生 一、逃生的基本原则 掌握火灾时自我逃生的基本原则,是得以安全逃生的基础。原则是指导言行的法则,是应遵循的基本点。 1.树立坚定的逃生信念 2.节约点滴时间 3.逃生路线的选择要心中有数 4.根据情况,灵活处理逃生、报警和灭火的关系 5.避免形成聚堆、拥挤和践踏的局面 6.不要滞留在没有消防设施的场所 7.针对不同情况,充分利用楼内各种消防设施 8.发扬团结友爱、舍己救人的精神 火场疏散与逃生 二、浓烟的危害与防护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含量是0.06%; 氧气含量约为21%。 发生火灾时:二氧化碳增加到13%以上; 一氧化碳可增加到1-2%; 氧气的含量下降到19%-16% 火势猛烈时:氧气含量下降到7-6%。 火场疏散与逃生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的含量与人体机能 的关系: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2%时,人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头晕、咳嗽;超过5%时,生命就有危险;达到20%时,即可在短时间内致人于死地。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3%时, 人就会中毒昏迷。 空气中当氧含量降到10%时,人们的呼吸就会感到非常困难;如果降到6%,就会立刻窒息致死。 3、如果燃烧的是塑料、化纤等还会产生另外一些气体,比如说光气(碳酰氯COCl2)、氯气及氰化氢等,这些气体虽然浓度有限,但危害却极大。 氯气含量达0.1‰时,吸入后便会发生痉孪和严重的眼损害,并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出血;当其含量超过2.5 ‰时,可立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及报告.doc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docx VIP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课件 第二章 大数据采集.pptx
- LAQ-E-KS-23 掘进工安全作业指导书.doc VIP
- 连云港市主要小麦品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 究参考.pdf VIP
- DB32_T 3697-2019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验评估技术规程.docx VIP
- PW2330-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2025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