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六项复习
2014中考复习
一、8个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复习[而、其、为、以、于、则、之、者]
二、通假字 三、文言特殊句式 四、文体知识
五、修辞方法 六、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一、8个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复习
1.【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②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
1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2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3 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
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
1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2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3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④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2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2.【其】
①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或省去。
(1)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2)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
(3)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其:可译为“可要”。
②代词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他的
2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它的, 指狼的。
3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他的, 代“屠户”
4 既出,得其船。 《桃花源记》——他的, 代“渔人”
5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他们的, 代齐军。
(2)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1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2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1 其一犬坐于前。 《狼》
2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3.【为】
(一)动词。
①译为: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②译为:以为,认为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③判断词,译为:是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介词。(除表被动外,一律读作去声)
①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表动作、行为目的。译为:为了,为着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了;第二个:做)
③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给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④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为: 对)
②如姬为公子泣。 (译为: 向)
⑤表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三)句末语气词(读wéi),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译为:呢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四)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为:因为)
4.【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译作“由于”,后一个译作“来”。)《出师表》
3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凭借 《〈孟子〉二章》
2 何以战?——凭借 《曹刿论战》
3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根据 《曹刿论战》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1 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用
2 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3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
1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来
2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