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PV与宫颈癌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贵阳医学院2014级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 王登伦 学号:T10660S140003 HPV简介 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旧译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直径52-55nm,无被膜,正20面体结构,表面有72个壳体。 HPV包括了六个早期调控基因,分别为E1、E2、E4、E5、E6、E7和两个L1、L2晚期基因。早期基因被用来做病毒基因的复制,而晚期基因是用来制造结构蛋白。其中E6和E7两个早期基因被认为和导致子宫颈癌最有关系,他们抑制了p53以及Rb两个肿瘤抑制基因。 HPV简介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 宫颈癌易患性的基因流行病学证据 1,宫颈癌的病因可以用致瘤HPV引起的感染来解释。尽管高危型HPV引起的感染是一个必要因素,但是还不足以发展为宫颈癌。感染致癌HPV的女性只有少部分发展为宫颈癌,这个问题至今未能做出合理解释。 2,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如宿主基因不同、HPV型别不同、多型别HPV联合感染及其他原因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作用。HPV感染取决于宿主细胞和病毒基因的相互作用,进而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3,关于宫颈癌遗传的基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家族聚集式致癌基因与宫颈癌有密切的关系,证明了基因遗传对宫颈癌易患性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与宫颈癌的易患性有关的其他疾病,如范可尼贫血,与无范可尼贫血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患宫颈癌和阴道癌。 总之:基因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宿主基因在宫颈癌的易患性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是基因的作用过程尚不明确。 联合感染与宫颈癌易患性的关系 1,多型别HPV感染的妇女比一种型别HPV感染的妇女更容易发展为宫颈癌。 2,沙眼衣原体感染与高危型HPV共同作用可增加CIN的风险 。 总之:多型别HPV感染和HPV与其他因素,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和沙眼衣原体的协同作用,能加快CIN和宫颈癌的进程。 生活方式与宫颈癌易患性的关系 1,吸烟可以增加宫颈癌的易患性。 2,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增加致癌性HPV感染的患病率,进而增加宫颈癌的易患性 HPV DNA的变异性对宫颈癌易患性的影响 HPV核苷酸序列的不同能导致氨基酸的变化,从而 可能改变其致癌潜能。 1,HPV-16的内部序列变化 E6和E7可读框(open readin frame,ORF)中的核苷酸变异对宫颈癌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分别抑制p53和pRb蛋白质的活性[16]。此外,Ll基因的内部序列变化对衣壳蛋白的结构、免疫识别、病毒引起的中和反应和对疫苗的干预有较大影响。 2,HPV一18的内部序列变化 HPV-18的LCR在不同的宫颈癌细胞株中具有不同的转录活性。 3,HPV一31的内部序列变化,HPV-18核苷酸序列变异最多的区域是在E2和E5 ORF之问的非编码区,共有10.2%核苷酸变异。 4, HPV一33的内部序列变化 及HPV-58的内部序列变化等相关研究 小结与展望 HPV感染对宫颈癌的发展必要而不充分,提示这一过程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基因与宫颈癌的易患性有关,但与这一过程有关的基因还未知。因此,需要有其他相关的研究来阐明基因在宫颈癌易患性中的作用。多型别HPV感染和HPV与其他因素联合感染也在宫颈癌的易患性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吸烟、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生活方式也与宫颈癌有关。HPV DNA的变异性与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的持续和发展有关;然而,至今有关宫颈癌易患性的分子标记还没有达成一致。总之,这些证据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女性感染HPV,但只有少数发展为宫颈癌。因此,对CIN患者的临床随访有助于阐明基因和环境因素在从CIN到宫颈癌的发展中的作用。 * HPV基因组是一闭环双股DNA,分子量5×106道尔顿。按功能可分为早期区(E区)、晚期区(L区)和非编码区(NCR)三个区域。E区分为E1~E7开放阅读框架,主要编码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化有关的蛋白。L区分L1和L2,分别编码主要衣壳蛋白和次要衣壳蛋白。NCR是E区与L区间-6.4~1.0bp的DNA片段,可负责转录和复制的调控。 高危型:生殖道癌前病变/癌-HPV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等 1,E1、E2、EA、E5、E6、E7(在感染初期表达)、LI和L2(在感染后期表达)和被称作远距离调控区的控制区域。 2,El和E2仍与其DNA的复制有关 3,E5可使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表达减少,导致感染初期的免疫逃逸 4, E6和E7为癌基因蛋白类,一旦E6和E7大量表达,就抑制了抑癌基因p53和pRb的正常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的进行,使人的角质细胞癌化,阻止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