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扬州慢(淮左名都)[ty]苏教版选修一.doc

高中语文扬州慢(淮左名都)[ty]苏教版选修一.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慢(淮左名都)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掌握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3、鉴赏本词用典的技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 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诵读 1.指名朗读〔注意两个层面:字正句顺;语感(语气、语速、节奏)〕 [补充] 诵读的要领:平仄和押韵服从乐律的需要。词牌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不同。 ①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如“犹/厌言兵”、“算而今/重到须惊”、“年年知/为谁生”等。………………节奏 ②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语气 ③《扬州慢》的韵脚依次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这些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轻重 2、学生再读.(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齐读。 二.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指名或集体回答) ——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景(色)、声 4.提问: 如果用词作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此时所见的扬州城,它应该是?(指名或集体回答) ——空城(废池) 5.这两个词哪一个更形象? ——(略) (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景 二十四桥 空城 无声冷月 眼前之景 寂寞红药 声―― 清角吹寒 5.提问:诗人为何“解鞍少驻初程”?他心目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用词中词句回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6. 扬州城自古以繁华富庶而闻名,你能从词中找出杜牧盛赞扬州的句子吗? ——(出示摘录的杜牧及历代文人盛赞扬州的句子)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杜牧《赠别》)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纵游淮南》)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唐·罗隐《炀帝陵》) 尽管这些诗句细究起来有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之嫌,但它所透射出的扬州城的繁华兴盛应是不争的事实。 7.词的过片(下片的首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 连缀全词,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当时杜牧应牛僧孺之召,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从这些诗句的表层意思看,它表现了当时文士狎妓的轻薄行为。妓女,在我们看来是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但在唐宋文人心目中,则是都市繁华的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当然说它带有自况的意味也未尝不可。衬托,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乱,更为含蓄有致。 8.仿照“眼前之景”句式,你能用一短语概括出诗人的“心中之景”吗? ——(分小组讨论推荐,教师点评板书) 8. 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的呢?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尤其是绍兴四十一年(1161)那一回。金主完颜亮亲率金兵攻占扬州,在瓜洲望江亭对其下属说:“朕不久入浙,誓不返国”,并改亭名为“不归亭”。 9. 古代战乱频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