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对眩晕的诊断体会.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医院对眩晕的诊断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眩晕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108例急诊及住院眩晕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通过TCD、心脏彩超、头部CT平扫、EKG等检查设备进行病因分析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中:良性位置性眩晕30例,偏头痛等位征20例,神经精神性12例,美尼尔氏病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例,小脑及脑干病变15例,其他原因10例。结论 眩晕是临床极常见症状之一,只有对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接近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 眩晕;基层医院;诊断体会   眩晕是临床极常见症状,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接诊的眩晕病人诊治体会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60例、女48例年龄20岁-85岁,男女之比为1:1.2,年龄分布为20-29岁5例,30-39岁8例,40-49岁11例,50-59岁19例,60-69岁33例,70-79岁31例,80-85岁1例,可见眩晕症年龄在50-79之间。同时伴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有98例,占90.7%:其中颈椎病50例,占46.2%;高血压病50例,占46.2%;高脂血症、糖尿病30例,占27.7%;脑动脉硬化症48例,占44.4%;小脑梗塞、小脑出血13例,脑干出血2例,共占13.8%;梅尼埃病5例,占4.6%;低血压4例,占3.7%。①眩晕表现为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感,或有摇摆不稳、晃动、倾斜、头重脚轻感,呈反复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缓解者58例;呈持续者50例,需2-3天以上能缓解。②眩晕伴随症状和体征:伴恶心、呕吐、出冷汗98例;眼花黑蒙10例;头面肢体麻木15例;闭目难立征阳性81例;眼球震颤70例;耳鸣,听力下降者5例;有偏头痛20例;失眠潮热12例。③发病诱因:头部位置改变30例,疲劳,精神过度紧张、失眠诱发者40例;呼吸道感染者15例,无诱因23例。   1.2 临床诊断诊断依据 患者病史、物理检查及多种辅助检查,包括拍摄颈椎片、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血管多普勒超声(TCD)、头部CT、EKG等检查。   1.3 治疗方法 我们在接诊后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病因治疗、镇静剂、血管扩张剂治疗、心理护理、体位疗法治疗及中药治疗。根据是否有眩晕症状及变位性眼震检查判断疗效[1]。   2 结 果   发病特点发病年龄以50-79岁最多见,占本组的76.8%,且女性高于男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女性绝经后身体功能下降,进而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心血管等疾病的并发率也会随之升高。从本组患者的资料来看,伴有的脑血管、颈椎病疾病所占比例最大,占90.8%以上。在检查期间,应结合临床检查设施,如心电图、CT、脏彩超、头部CT、血脂、血糖等检查结果和患者病史做出综合判断。最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对应治疗后,本组症状消失65例,症状好转25例,无效9例,死亡9例。其中疗效差主要是神经精神性患者,死亡病例均是小脑及脑干病变患者。   3 讨 论   3.1 良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常见的内耳机械性疾患,占所有眩晕症的20%左右[2],也是约半数耳源性眩晕症的原因。此病虽然为耳科疾病,但常在神经科首诊,且多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性眩晕而延误了治疗。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而脱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水平半规管中。头位变化(低头或抬头)使水平半规管处于水平位置,转头致使耳石碎片在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因其比内迷路淋巴比重大,产生“拔塞效应”,使壶腹嵴发生位移,刺激前庭神经,产生眩晕。   3.2 偏头痛等位征 近20年来许多学者注意到偏头痛与眩晕/头晕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类与偏头痛有关的眩晕综合征-偏头痛性眩晕(MV)。诊断标准[3]:①中、重度发作性前庭症状(视物旋转,自身或其他物体的运动幻觉,位置性眩晕,不敢转头,如转头会诱发自身或其他物体的运动或不平衡幻觉。②符合IHS诊断标准的偏头痛。③至少有二次眩晕发作时出现下列至少一种偏头痛症状:偏头痛性头痛,畏光,畏声,视觉或其他先兆。④相应的检查除外其他原因。   3.3 神经精神性眩晕 精神性眩晕症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精神疾病,而是一类由多种精神心理疾病所引起的头晕病症的总称。在换气过度综合征、恐慌症、焦感症、抑郁症、以及有人格疾病的病人,容易产生此类眩晕症。其病史、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辅助诊查结果均与器质性的前庭疾病无直接关系。   3.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小脑及脑干病变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前庭系统以眩晕为常见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5min内达高峰,维持2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