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的史料价值》文字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墓志史料的文本分析与实证运用 【国际学术研讨会】 墓志铭的史料价值 王德毅 时间:西元二○○三年十月十八、十九日 地点:东吴大学外双溪校区国际会议厅 主办单位:宋代史料研读会、宋史座谈会、东吴大学历史学系 指导单位:教育部、国科会 墓誌銘的史料價值 台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王德毅 一、前 言 梁啟超有言:“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凡人皆有個人活動,進而家庭活動或宗教活動。一些才智之士,有志於治國平天下者,更進而參與政治活動,希圖建功立業,造福百姓。上古時代,天子、諸侯都設史官,所謂“君舉必書”,乃是專記最高統治者的言動,而不及於下民,迨至春秋、戰國,開布衣卿相之局,遊士得以橫議,商賈富可敵國,或掀起國際大戰,或左右一國之內政外交,新時代之來臨,史官記言記事乃隨之改變。至西漢司馬遷修《史記》,特別創紀傳體,《本紀》載朝代更替及帝王傳繼,《世家》述諸侯世代,《列傳》專記朝中將相大臣及社會各界傑出人士之生平事蹟,偉大人物每能創造歷史,肇建新政權,故自東漢以後之修史者,乃不得不承襲《史記》之紀傳體,各修一代之書,將列傳擴而大之,如陳壽的《三國志》六十五卷,只有述曹魏的統治者為《本紀》,其餘蜀、吳之君皆入《列傳》,於是一個戰亂時代的史書,遂成為人的專史。梁啟超在講述中國歷史研究法時,很重視人的專史,曾指出列傳為一種人的專史。他說: 凡是一部正史,將每時代著名人物羅列許多人,每人給他作一個傳,所以叫做列傳。列傳的主要目的雖在記述本人一生的事蹟,但是國家大事、政治狀況、社會情形、學術思想,大部分都包括在裏邊。……專傳一篇即是全書,列傳一篇不過是全書中很小的一部分。列傳的體裁與名稱是沿用太史公以來成例,在舊史中極普遍,極發達。① ————————————————————————————— ①見粱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灣中華書局印本)補編,分論一第一章《人的專史總說》。 前一代正史是後一代史家所修的,其中之列傳雖根據前代留下的檔案而撰寫,但私家的載述、家族的私乘,其中所記家世、鄉貫、遷徙、仕歷等,是極正確的,如墓誌銘、神道碑所載生平,修史者勢必據以撰其傳略。① 記述一位偉人的生平事蹟,常見的有家傳、行狀、事略、墓誌銘、神道碑和墓表、墓碣等,這些文體,在魏晉以後漸漸增多起來。行狀乃死者家族、親朋、門生、故吏所撰,述其一生事功或道德、學術,然後再請名家為撰墓誌銘以表彰之,期以傳信於後世,既能慰死者在天之靈,亦可以安孝子之心②。神道碑是立於墓道的,始於漢朝,在歐陽修所輯的《集古錄跋尾》卷二中,便收有楊震碑,題稱「漢故太尉楊公神道碑銘」,文字殘缺,多不能成文句,可識者皆頌揚之辭,如「立朝正色,恪勤竭忠」等句,所述生平亦簡略,但唐宋以後則逐漸加詳。至於墓誌銘,據《群書要語》載: 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此孝子孝孫之心也。銘者,論著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勳勞、慶賞、聲名於天下。③ 因為撰寫墓誌的名家,與亡者或有朋友、同僚之誼,或有師生、戚里之故,在行文中不免隱惡揚善,讓亡者之子孫看了心慰,這也是人情之常。 墓誌銘的撰寫也有固定書式,綜合末代諸名臣之墓誌銘來論,首要敘述姓原族望,次及名諱字號、三代世系之名諱官爵、鄉貫或遷徙之郡邑,學行功名起家之年歲,宦遊經歷及所建立之事功,乃至晚年之休致,卒年及年壽,葬地、葬時,妻某氏及受封號,下及諸子出身及官銜,並及於女與所擇配,有孫女者亦逐一述及,最後為銘辭。大致視不同的墓主而有所損益。至於題墓與篆蓋也有一定的書例,是不可逾越的。元劉壎的《隱居通議》就有記載: ————————————————————————————— ①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四部叢刊本《歐陽文忠公集內)卷二《後漢太尉劉寬碑》跋云“右漢太尉劉寬碑,《後漢書》有傳,其官閥始卒與碑多同,而傳載遷官次序頗略。蓋史之所記善惡大事,官次雖小略不足為失。……”足証《後漢書》之《劉寬傳》乃據劉寬碑而作。 ②吳曾《能改齋漫錄》(民國七十一年木鐸出版社影印本心校)卷二《行狀》條云‘自唐以來,未為墓誌銘,必先有行狀,蓋南朝以來已有之。’ ③見祝穆輯《新編古今事文類聚》(中文出版社影印明萬曆刻本)前集卷六十《墓銘》引。 古人題旐及題墓必加國號,如曰唐故、宋故,所以表其為何代之人,後將有考也。曹孟德(操)自謂:願題‘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者,亦以漢國號加于故字之上,此其凡例也。德祐以前,題墓俱曰宋故,不以為嫌,歸附以後,皆不書國號,惟書故字,甚無義理。近見北人皆書元故,南人仍不然,由今思之,若不書元故,則題旐題墓惟曰某官靈柩、曰某人之墓,此理為長。予有友人不書國號,予並去其故字,識者咸以為當。蓋既不書國號,則故字之義無所承,若必欲書,則必加國號乃可。① 此一書例起自漢代,至宋元未曾改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