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松茸生态学特性研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松茸生态学特性研究   摘要:松茸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真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松茸也叫松口蘑、松蕈等。松茸菌肉鲜嫩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磷、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松菰酸、杜皮盐酸等药理成分,因此松茸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祛病强身之功效,对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松茸;生态学;特征研究   松茸是营养共生型的外生菌根菌。由于其生态习性特殊,尚不能人工栽培,迄今仍处在野生或半人工栽培状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松茸全部采自天然松茸资源。连年过量采收松茸,使得世界各国松茸产区都出现产量急剧下降的现象。日本最兴旺时期年产松茸12000t,而近年来年产量仅有500―600t;目前整个云南松茸产量平均以年5%的速度下降,我国东北的牡丹江地区和长白山区的松茸产量也呈连年下降的趋势。   一、松茸生态学特性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自然条件下,松茸发生必须具备适宜的生态环境,也称立地条件。研究松茸生态学特性一是可以认识松茸的发生和分布规律,通过研究松茸产地的生态学特性及环境条件,确定了松茸产区的共同特点是靠近江河湖泊,山中云雾缭绕;二、松茸发生的一般生态学特征   1.植被状况   松茸是一种营养共生型真菌,要有共生植物相伴而生。松茸的共生植物因地区不同而有树种的差异。松茸喜生在通风透光,干燥瘠薄的偏酸性土壤中,因此,松茸产区的林分结构简单,林下灌草植被稀疏,地表面凋落物少。   2.松茸发生地的地形状况   我国松茸发生地多为坡度陡峭的山地。坡向一般为西南坡、西北坡、西坡,偶见南坡也有松茸发生,坡度多在30―40°;松茸主要生长在山坡中上部,海拔高度在长白山区一般为400―1000m,500―800m为松茸产出量最多的地段;   3.松茸发生地的土壤状况   在牡丹江地区和长白山区松茸产地的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四川为山地棕壤、黄棕壤或灰棕壤,云南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棕色林土等。土壤质地多石砾,结构松散,透性好,腐殖层薄多为3―5cm,土壤呈酸性,pH在4.5―6.0。   三、松茸的分布、发生规律及其近缘种   1.分布情况   松茸及其近缘种在亚洲、美洲、欧洲、北非和南亚地区的新几内亚岛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其中以亚洲和美洲分布较多。   2.松茸发生季节   亚洲系统松茸的发生季节随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日本松茸盛产期为8月中旬至9月;在韩国出菇季节为9月初至10月上旬,盛产期为9月下旬;长白山区松茸的出菇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盛产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松茸在云南的出菇期较长,从6月中下旬开始持续到11月上旬,盛产期为7月中旬至9月中旬;四川地区松茸的出菇期从7月中下旬延至9月下旬,一般8月上旬为盛产期。总的看来,中国的松茸盛产期要比日本提前一个月左右,产菇期要比日本延长一个月以上。   3.松茸近源种   松茸及其类群分为亚洲系统松茸、北非洲系统松茸、地中海系统松茸和欧洲系统松茸。在亚洲系统中主要有松茸、傻松茸、假松茸和松茸台湾变种。   四、松茸的保护情况   松茸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珍稀名贵林副特产品,松茸出口每年可创汇几百万美元以上。人们在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也造成了松茸资源的破坏和产量的严重下降。实施松茸山承包责任制。每年7月起,对松茸发生地进行山林和地表清理,根据天气状况适时喷灌,人工调控小气候,以利于天然松茸发生。在8月上旬松茸发生早期,用等外松茸菌盖作为播种材料人工营造松茸窝和定点保留松茸子实体使其孢子弹射以促进松茸菌丝扩繁。由于采取科学的管理、保护和就地增产措施,使保护区内天然松茸资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群众对松茸资源的保护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   五.松茸的研究进展   自1984年起,延边大学对长白山区松茸的驯化栽培进行了连续研究。主要在松茸的菌种分离、生态调查、半人工栽培、纯菌种培养与真伪鉴定、土壤生态、根际微生物、菌根及子实体形成的限制因子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在松茸组织分离中经常获得两种菌丝,一种是慢生型菌株,其菌丝生长极其缓慢,培养70天菌丝生长仅为24 mm,另一种为快生型菌株,菌丝生长迅速,制种和普通腐生菌一样简单。一般认为慢生型菌株为松茸纯培养菌种,由于没有充足根据,难以使人信服。1999年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的国家教委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合作,应用RAPD指纹对比技术对所获得的两种不同菌株进行了DNA鉴定。结果表明:慢生型菌株与其来源松茸子实体的不同组织全部具有相同的指纹图谱,证明慢生型菌株是真正的松茸纯培养菌种;而快生型菌株则不同,它与松茸生境土壤中居多的一种叫深紫被孢霉的指纹图谱对应相同,说明快生型菌株不是松茸纯培养菌种。   以松茸和栎松茸基因池DNA为模板进行RAPD分析,从12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