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植被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docVIP

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植被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植被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摘 要:该文根据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探讨了楼观台实验林场植被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对主要植被群系进行了分析,为林业生产、保护及研究等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   关键词:楼观台;林场;植被类型;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82-03   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位于秦岭北麓中段周至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11′50″~108°27′29″、北纬33°47′31″~34°04′06″。东以涝峪沟西梁为界与户县相接,西与周至县永红林场及西安市小王涧林场接壤,南以秦岭梁为界,与宁西林业局毗邻,北与关中平原相连。南北长约30.6km,东西宽约24.3km,总土地面积44 174.1hm2。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分别表现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3个垂直气候带,区内年平均气温8~10℃。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区系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含少量华中植物区系成分。林场境内目前已鉴定的植物约1 400种共78科197属,其中木本植物78科197属480种,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竹类156种,花卉300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31种,占陕西省保护植物的47%。区内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演替,依次出现次生灌丛、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与草甸等植被类型。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探讨了本区植被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1 植被主要类型特征   1.1 次生灌丛 次生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m以下,主要类型有毛黄栌灌丛、胡枝子灌丛、悬钩子灌丛、黄花柳灌丛、酸枣灌丛、刚毛忍冬灌丛、迎春花灌丛、中国粗榧灌丛等。它们是原来森林群落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灌丛群落,是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的灌木阶段,毛黄栌灌丛相对稳定,其它灌丛稳定性较差,常被乔木或其它杂木林更替。草本植物主要有:早熟禾、雀麦、看麦娘、狗尾草、灰绿藜、毛茛、紫堇、播娘蒿、蛇莓、萎陵菜、龙牙草等。   1.2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在本区无论从分布面积还是从分布的垂直高度看,都是极其重要的植被类型。本区落叶阔叶林主要有栓皮栎群系、漆树群系、山杨群系、锐齿栎群系、红桦群系和牛皮桦群系。   1.2.1 栓皮栎群系 分布在本区海拔700~1 500m范围内,群落较为稳定,根系较深,较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栓皮栎由于地处低山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林相参差不齐,树干弯曲,层次结构简单。乔木层混生树种有女贞、小青冈、?^子栎等。灌木层种类繁多,优势种为黄栌、绣线菊、绿枝胡枝子、陕西荚?o、忍冬、黄檀、牛奶子、马桑等。草本盖度20%~40%。   1.2.2 漆树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1 900m的山坡中、下部或沟谷底部,通常与灯台树、锐齿栎、米心水青冈、椴树等构成混交林。灌木层高1~2m,盖度30%~40%,种类较多,多为阴湿成分,主要种类有悬钩子,箭竹、胡枝子、胡颓子等。草本层相对稀疏,盖度20%~30%,高15~30cm,主要种类有大披针苔草、唐松草及蕨类等。   1.2.3 山杨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2 500m范围内,在各个坡向、各种坡位均有分布,以山坡上部、山脊及两侧分布较多,多为混交林,纯林较少。混生树种有锐齿栎、油松、华山松、漆树等。灌木层稀疏,盖度较低,一般在20%~40%,主要有青麸杨、毛胡枝子、胡颓子、栓翅卫矛、桦叶荚?o等。草本盖度多在35%左右,种类多属中生耐旱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大披针苔草、龙牙草、野菊、野青茅等。   1.2.4 锐齿栎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900m,外貌整齐,郁闭度0.8左右,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最少,这样的生活型主要反映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乔木层的建群种为锐齿栎,混生有板栗、角榛、青蛙皮槭、华山松、山杨等。林下灌木主要有白檀、长穗小檗、光叶珍珠梅、乌拉绣线菊、陕西蔷薇、桦叶荚?o等。草本层主要有华北耧斗菜、毛茛、唐松草、掌叶大黄、何首乌等。   1.2.5 红桦群系 主要分布于海拔2 100~2 500m范围内,郁闭度在0.6左右,植物生活型谱与锐齿栎林相似。建群种是红桦和牛皮桦,以红桦居多,形成纯林。林下灌木植物主要有毛药忍冬、华西忍冬、桦叶荚?o和川西茶?子等。林下草本植物有光头山薹草、铃兰、曲梗算盘七、锐果鸢尾、小花蜻蜓兰、毛细辛、卷耳、黄三七、光头碎米荠、线果葶苈、太白虎耳草等。   1.2.6 牛皮桦群系 在本区分布在海拔2 400~2 600m范围内,属阔叶林的最上部分,由于生境条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