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docVIP

辽宁省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   摘 要:根据辽宁省55个观测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1981-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度与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省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平均降水呈现阶段性变化特点,即21世纪以前降水呈下降态势,21世纪以后降水呈增加趋势;(2)辽宁省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总体有利,表现为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作物品种由中晚熟替换早中熟、在水分为非限制因子的农区,作物产量为增加趋势。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农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127-02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南濒黄、渤二海,陆地总面积约1.48×107hm2[1]。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资源较丰富,雨量比较稳定,与农作物需水高峰期相一致。种植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烟草、蔬菜、水果等,2014年全省粮食生产连续11a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753 9×1010kg,位居全国第14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显著,具体表现为:1905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最近50a的增温率达到0.13℃/10a[2]。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气候异常事件频繁发生[3]。气温和降水作为重要的气候指标,对人类生活及农业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4]。以往,专家们的研究大多着眼于辽宁省或局部地区的空间尺度,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从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规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龚强等[5]分析了辽宁省近50a气候变化特征,表明辽宁省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不容忽视。李广霞等[6]研究表明辽宁省气候呈暖干变化趋势,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变化最为明显。然而,系统地研究辽宁地区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却鲜见报道。   鉴于此,本文以辽宁省55个国家及本站的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气温及降水量进行时间变化规律研究,进而阐述气候变化对辽宁省农业生产及分布的影响,以期为辽宁省气候分区研究及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选用辽宁省55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的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资料获取其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   1.2 方法 气象要素的趋势变化可以用一次线性方程表示[7],即为:   [x=a0+a1t]   式中:[x]为气象要素的拟和值;[a1?10]表示气象要素每10a的变化趋势,即为气候倾向率,单位为:某一要素的单位/10a。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省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分析 分析1981-2010年辽宁省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平均年气温为9.73℃,最小值出现在1985年,平均年气温为7.41℃。从9a滑动平均趋势线可以看出,在分析期内,辽宁省气温呈上升趋势,总体上看,气温上升趋势相对平稳,变化波动较小。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0.073℃/a的倾向率显著增加(P=0.0450.05);20世纪90年代气温呈增加趋势,增幅为0.057℃/a(P=0.0460.05);21世纪以后,气温变化相对平稳。由图2可知,降水的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为9 655.90mm,最小值则是1999年的4 779.62mm。从9a滑动平均趋势线可以看出,辽宁省降水的变化有阶段性特点,21世纪以前降水呈下降趋势,减幅为41.98mm/a(P=0.0380.05);21世纪以后,辽宁省降水以218.07mm/a(P=0.0410.05)的倾向率增加。      图1 1981-2010年辽宁省气温年际变化曲线      图2 1981-2010年辽宁省降水的年际变化曲线   2.2 气候资源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2.2.1 生育期的变化 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热量资源增加促使作物春季物候期提前而秋季物候期推后,使大田作物播种期提早、收获期推后,从而延长作物适宜生育期。温度升高也加快了春小麦和大豆发育进程。辽宁省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近8d,草本植物春季展叶期提前2~4d/10a,草本、木本植物秋季枯黄期推后5~7d/10a[8]。   2.2.2 种植布局的变化 气温升高、作物生育期延长使大田作物适宜种植区不断扩大,作物品种则由中晚熟品种替换早中熟品种。辽宁省玉米晚熟品种可种植面积不断北移,并向东西扩展,晚熟品种种植范围增加40.0%,中熟品种种植范围减少49.6%,早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