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句式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文言固定句式的翻译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①其如土石何? 【译文】 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译文】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例如: 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译文】 “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例如: ①“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译文】 ②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译文】 “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例如: 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②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 【译文】 “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例如: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 【译文】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 ……何如…… ; ……孰若…… ;……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例如: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译文】 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④救赵孰与勿救? 【译文】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 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译文】 ? 2、何(以)……为?何……焉为?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译文】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文】 3、何……之有 可译为:“有……呢?”例如: 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译文】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4、何有 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5、“无乃……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如: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译文】 6、“如之何”“奈何”,相当于“怎么”。例如: ①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译文】 ②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译文】 7、“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如: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译文】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何其…… 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 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译文】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译文】 2、何……之…… 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 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译文】 ②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 【译文】 3、“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例如: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译文】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 可译为“只”“只有”“惟独”。例如: 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译文】 ②唯谨慎为得久。 【译文】 2、唯(惟)……所…… 可译为“任凭……”“随便……”。例如: ①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译文】 ②太祖常赐良,唯其所择。 【译文】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有……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例如: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译文】 “若其”相当于“假如”。例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译文】 (七)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所……的”“是什么”。例如: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文】 ②女亦无所思。 【译文】 ③二者可容,何所不容? 【译文】 ④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译文】 2、有以 、无以(有所以 、 无所以) 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例如: ①项王未有以应。 【译文】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文】 3、无以……为 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例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