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10 氧化物 和 氢氧化物矿物大类 §1 概 述 氧化物和氧化物矿物: 金属阳离子和某些非金属阳离子 如Si等 与O2-或 OH -化合而成的 矿物。 地壳中分布广泛,仅次于含氧盐 矿物大类。已知的矿物超过200种, 占地壳总重量的17%±:石英族 矿物分布最广,占12.6%,最常见 的石英是主要的造岩矿物;Fe的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占3.9%;次有 Al、Mn、Ti、Cr 的氧化物和氢氧 化物。 意义: 1)许多矿物为重要的造岩矿物; 2)许多为提取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Fe、Mn、Cr、Al、Sn等)、稀有金属 (Ti、Nb、Ta等)、放射性金属(U、 Th、Y、TR等)及非金属的 矿物原料 以及耐火材料等。 3)为仪表轴承或研磨材料、无线电 工业原料、工艺美术原料及宝石的重要 来源。 一、化学组成化学组成 阴离子: 主要为O2-、 OH - 阳离子: 40种左右。 主要为惰性气体型( Si、Al、 Mg、U等)和过渡型( Fe、Mn、Ti、 Cr、V、Nb、Ta等)离子; 铜型离子 极少见( Sn、Cu、 Pb、Zn、Sb、Bi等)。 少数氧化物中附加阴离子(F-、Cl-) 和水分子。 1)铜型离子往往见于由硫化物氧化 而成的次生矿物中,且含量很少。 2)变价元素Fe、Mn、U等在氧化物中 往往呈 高价态。 3)氧化物中类质同像(尤其是异价 类质同像)替代较硫化物广泛,完全 类质同像替代在成分复杂的氧化物中 较常见。氢氧化物中类质同像替代少见, 而吸附作用使其化学组成复杂化。 二、晶体化学特点 1.氧化物氧化物 氧化物中O2-常作立方或六方最紧密 堆积或近似最紧密堆积,阳离子充填 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键性以离子键 为主,且以低价惰性气体型离子的 氧化物中为最强,如方镁石MgO。 由于阳离子具不同程度的极化性质, 刚玉(Al2O3)、石英(SiO2)等的 键性趋于向共价键过渡;而磁铁矿 (FeFe2O4)、软锰矿(MnO2)等 则有向金属键过渡的趋势。 1)阳离子电价增高,其共价键 的成分趋于增多,如: Na+ →Mg2+→Al3+ →Si4+ 离子键 → → 共价键 2)键性因阳离子的类型而异: 惰性气体型→过渡型→铜型离子, 共价键性趋于增强,CN趋向减小。 2.氢氧化物 OH - 或 OH - 和 O2- 共同 形成紧密堆积,后者中 OH -与O2- 通常成互层分布。 多数矿物为层状结构,层内为 离子键,层间以分子键或氢键联结; 部分矿物为链状结构,链内为离子键, 沿链的方向联结力较强,链间为氢键。 三、形态 氧化物常具完好的晶形。集合体常成 粒状和致密块状。 氢氧化物多属三方、六方、斜方或单斜晶系。具层状结构者常呈板状、片状、鳞片状;具链状结构者多呈柱状、针状、纤维状。但更常见成细分散胶态混合物,呈鲕状、豆状、肾状、葡萄状、钟乳状多孔状、土状、致密块状等。 四、物理、化学性质 1.光学性质 主要取决于阳离子类型 (1)惰性气体型离子(Mg、Al、Si等) 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通常为无色、 白色或浅色的颜色及条痕,玻璃光泽 为主,透明~半透明。 (2)过渡型离子(Fe、Mn、Cr、Ti等) 和铜型离子(Sn、Cu等)的氧化物 和氢氧化物: 深色或暗色,常呈 各种彩色或钢灰色~铁黑色,条痕 深色 黄、褐、黑色 ,半金属或金刚 光泽,半透明~不透明。 2.力学性质及其他性质 决定于其晶体结构 1)氧化物 大部分矿物为离子键向共价键 过渡,结构的紧密程度高。 通常具较高的硬度(一般>5.5, 最高达9);较大的比重(多数>4.0, 仅架状结构的石英族较低,为2.65); 解理不发育;含铁矿物具强弱不等 的磁性;含放射性元素者具放射性; 熔点高;溶解度低。 2)氢氧化物 层状结构者的硬度和比重均较相应 的氧化物稍低或低得多,常具一组 极完全~完全解理;链状结构者的 硬度和比重皆相对稍大些,其解理 中等。 氢氧化物因产于地表,常为 胶态或隐晶质,解理的意义不大。 五、成因产状 1)氧化物: 广泛形成于内生、外生和变质作用中。 (1)对变价元素:低价态 Fe2+、Mn2+、 V3+、Cr3+等 的氧化物多形成于内生 主要是热液、岩浆作用,次为伟晶作用 或变质作用较为还原的环境中;而高价态 Fe3+、Mn4+、Sb5+、W6+等 的氧化物则主要 形成于外生 表生作用,如岩石或矿床的 风化壳 或内生作用的较氧化的环境中。 (2)Fe在不同的氧化 — 还原条件下, 易于相互转变为不同价态的氧化物 矿物。 (3)非变价元素的氧化物,绝大部分 在岩浆、伟晶、热液或变质作用均可 形成,也常见于砂矿中。 (4)少数氧化物具单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