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艿、生姜、马铃薯生产技术.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芋艿、生姜、马铃薯生产技术

生姜生产技术 目录 1、生姜栽培历史 12、马铃薯 2、分布及产量 13、马铃薯的品种 3、生姜的品种 14、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4、生姜形态特征 15、马铃薯的繁殖方式 5、生长习性 16、生长过程及环境条件 6、生长周期 7、生姜的栽培技术 17、生物学特性(根、茎、 8、芋艿生产技术 叶、花、果实) 9、芋艿生物学特性 10 、芋的品种 11、栽培技术 生姜栽培历史 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在我国多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原产中国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现已广泛栽培于世界亚热带、热带地区,以亚洲和非洲栽培较多。我国生姜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西汉时期,生姜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以南方地区栽培较多,明代后期,开始向北方地区扩大栽培。清代,北方地区普遍种姜。目前,我国除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外,各地均有种植,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北方则以山东省为主要产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蔬菜加工出口业的迅速发展,我省的生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姜重要的创汇蔬菜品种之一,莱芜、安丘、以及烟台的莱州和龙口等地是我省生姜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生产的生姜以质估、肉厚、块大等特点享誉国内外,许多农民朋友通过生产生姜,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在国内分布极广,除西北,东北外,中部及南部(广东、浙江)均有种植,北方则以山东为主要产区。在山东又以莱芜、枣庄、滕州、宁阳、临沂、临沭、郯莱西等栽培面积最大,其中以莱芜姜,高产优质。 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经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普遍提高广大姜农的科学种姜水平,在原亩产1400—1500公斤水平上,已发展到平均亩产2077公斤,少数高产地块亩产达3000公斤。 生姜的品种 山农大姜1号:山东农业大学自国外引进的品种中,通过组培试管苗诱变选择而来。一般单株根茎重为1 000克左右,重者可达3 000克以上。一般每亩产4 000千克,高产者可达6 000千克以上。 山农大姜2号:山东农业大学自国外引进的品种中,通过组培试管苗诱变选择而来。一般单株根茎重为800克左右,重者可达2 000克以上。每 亩产3 500千克,高产者可达5 000千克以上。 莱芜片姜:又名莱芜小姜,山东省莱芜市地方品种,为山东省名特产蔬菜之一。一般单株根茎重500克左右,重者可达1千克以上。每亩产2 500千克左右,高产田可达3 500千克左右。 莱芜大姜:山东省莱芜市地方品种,也是山东省著名特产,是我国北方主栽品种之一。一般单株重约800克,重者可达1 500克以上。通常每亩产量为3 000千克,高产田可达4 000~5 000千克。 广州疏轮大肉姜:广州市郊农家品种。品质优,产量较高,抗病性稍 差。一般单株重1 000~2 000克,每亩产3 000千克左右。 广州密轮细肉姜:广州市郊农家品种。抗旱和抗病性较强。一般单株重700~1 500克,每亩产2 500千克左右。 铜陵白姜:安徽铜陵市农家品种,是安徽省著名特产。一般单株根茎重500~600克,每亩产鲜姜2 500千克。 来凤生姜:又称凤头姜,为湖北省来凤县农家品种。一般每亩产1 500~2 000千克。 四川竹根姜:四川省川东农家品种,主要分布在川东一带。适宜作软化栽培。产量较高,一般单株根茎重250~500克,每亩产2 500千克左右。 生姜形态特征 科:姜科 属:姜属 分布区域: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约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生长习性 1 温度 姜喜温暖,不耐霜,幼芽在16~17℃开始萌发,但发芽很慢。在22~25℃生长较好,高于28℃则导致幼苗徒长而瘦弱。茎叶生长期以25~28℃为宜,高于35℃以上,则生长受抑制,姜苗及根群生长减慢或停止,植株渐渐死亡。根茎生长盛期要求昼温22~25℃,夜温18℃以上,方有利于根茎膨大和养分的积累,温度在15℃以下则停止生长。 2 光照 姜喜阴凉,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光呼吸损耗仅占光合作物的2%~5%,为低光呼吸植物。其发芽和根茎膨大需在黑暗环境进行,幼苗期要求中等光照强度而不耐强光,在花荫状态下生长良好,旺盛生长期则需稍强的光照以利光合作用。 3 水分 姜根群浅,吸收水分能力较弱,且叶面保护组织不发达以致水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