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题报告-杨斌斌0705110722.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开题报告-杨斌斌0705110722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设计(论文)题目: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 叶青娣 职 称: 讲师 2010 年 12 月 25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5、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字体请按宋体、小四号书写,行间距1.5倍。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1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认知无线电及频谱感知技术概述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最初由Joseph Mitola博士提出,他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中描述了认识无线电如何通过一种“无线电知识表示语言(RKRL)”的新语言提高个人无线业务的灵活性. 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上述无线频谱低利用率的最佳方案。“认知无线电”以软件无线电为扩展平台,是一种新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感知周围的无线环境,通过对环境的理解、主动学习来实时调整传输参数等以适应外部无线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认知无线电应该具备这些功能。第一,能够对无线传输场景进行分析,有效估计干扰温度和可靠地检测出频谱空穴。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及其容量的预测。第三,功率控制和动态频谱管理。认知无线电中,认知用户作为第二用户只能利用法定授权的第一用户( PU)未使用的频段,一旦发现第一用户时, 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退出该频段而切换到其他未使用的空白频段,以避免对第一用户造成干扰。由此可知,独立可靠地检测到第一用户,感知到频谱空穴是认知无线电实现的前提和关键技术之一。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频谱管理、频谱共享的前提.频谱感知的目的是发现频谱空穴,同时不能对主用户造成有害干扰.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由于可用频谱的动态特性和应用需求的多样性,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面临很多挑战,其中最为迫切的一个问题是有效的频谱管理技术。 [1] Bruce A.Fette.认知无线电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张辉,曹丽娜.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 周贤伟,王建萍,王春江.认知无线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 周小飞,张宏纲.认知无线电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5] 樊昌兴,曹丽娜.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6] 王建平,张宝剑,王军涛.通信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7] 郭文彬,桑林.通信原理:基于Matlab的计算机仿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8] 张葛祥,李娜.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李晓峰.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0] 王立宁,乐光新,詹菲.MATLAB与通信仿真[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11] R. Rajbanshi, A. M. Wyglinski, and G. J. Minden, “An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NC-OFDM transceivers for cognitive radios” [J], Proc.IEEEInt. Conf. on Cognitive Radio Oriented Wireless Networks and Commun, Mykonos, Greece, June 2006. [12] T.Weiss and F.Jondral, “Spectrum pooling: an innovative strategy for the enhancement of spectrum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