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概念.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丽芳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研室 温州医学院 第24章 病毒感染与免疫 张丽芳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研室 2010-10-26 病毒感染与免疫 病毒的致病作用 抗病毒免疫 病毒的致病作用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的类型 病毒与肿瘤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 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 主要通过皮肤和粘膜传播。 垂直传播 (vertical transmission): 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给 子代的方式 通过粘膜表面传播 病毒 粘膜上皮 (增殖):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血流 淋巴系统 血流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其他器官 (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 Virus spread Infections can be localized, or can spread beyond the initial site of replication (a disseminated infection). With many organs involved the infection becomes systemic 局部感染(表面感染): 病毒侵入部位即为病毒的靶器官。 特点: 潜伏期极短,无病毒血症 表现为局部的症状和体症。 鼻病毒---呼吸道上皮:普通感冒 全身感染:病毒在侵入部位增殖后,通过血流到达 靶器官。 特点:有病毒血症,表现为全身症状和体症 甲肝病毒--消化道--血流--肝脏 病毒血症:病毒进入血流。 通过皮肤传播 注射途径: 乙肝病毒(HBV) 2 x 10-4克即具传染性 咬伤途径: 狂犬病毒-- 病狗的咬伤传播 乙脑病毒-- 蚊子的叮咬传播 接触途径: HPV--皮肤疣、尖锐湿疣 垂直传播 可通过胎盘引起感染的病毒 HBV、HIV、CMV、 poliovirus、EBV、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人群的隐性感染率最高,危险性最大。 病毒的致病机制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的免疫逃逸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杀细胞性感染:多见于无包膜病毒 ,病毒成熟后一次释 放大量病毒。poliovirus 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有包膜病毒 , 以出芽方式释放病 毒。可形成多核巨细胞。 麻疹病毒 细胞调亡: HIV、腺病毒 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病毒感染后促进细胞的DNA合成 SV40病毒 病毒基因组整合:多见于肿瘤病毒, 可为全基因组整合或失常式整合(部分基因整合)。 包涵体形成 转化细胞特点 细胞核: 整合有病毒基因 可合成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 细胞膜: 出现新的抗原 生长特性发生改变: 失去接触抑制作用 可无限制生长 细胞具有肿瘤原性 包涵体(inclusion body) 定义: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形成的 嗜酸性或嗜碱性,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形态:各异,单个或多个,或大或小,圆形或卵圆形 或不规则形. 位置:核内或胞浆内,嗜酸性或嗜碱性。 根据病毒包涵体的形态、染色性及存在部位,对某些病毒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麻疹病毒:胞核内和胞浆内嗜酸性染色的包涵 体(感染的细胞互相融合成为“多核 巨型细胞”,巨细胞内有多个核,核 内和胞浆内都有包涵体)。 狂犬病病毒:胞浆内嗜酸性染色的包涵体[又叫 “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在脑 神经细胞内] 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致炎性细胞因子的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