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CD分子与黏附分子程序.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或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其他活性分子介导的作用 免疫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分子---黏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二节 粘附分子 go 第三节 CD分子和AM的 临床应用 go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 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有称CD抗原或CD分子,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CD分子大多是跨膜蛋白或糖蛋白,已发现350种,用CD1-CD350表示。 一、参与T细胞识别和活化的CD分子 CD3、CD4、CD8、CD2与CD58、CD28、CD40L、CTLA-4等 CD3 CD3与T细胞受体组成TCR/CD3复合物,分布于T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在TCR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CD4: CD4分子可与MHCII类分子结合。也是艾滋病病毒(HIV)的受体。 CD4是T细胞TCR-CD3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 CD8: 可与MHC I类分子结合,参与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信号转导。 CD8也是T细胞的辅助受体,可以增强相应抗原肽-MHC分子结合后的信号刺激。 CD2与CD58: CD2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或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主要存在于T细胞表面。 CD58(又称LFA-3),是CD2分子的配体,存在于人和绵羊红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或靶细胞表面。 CD2与CD58结合,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功能,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之间的黏附,以及CD2分子介导的信号转导。 CD28与CTLA-4: CD28分布于CD4+T细胞、50% CD8+ T细胞、浆细胞和部分活化的B细胞。配体是B7。 B7主要分布于B细胞和APC细胞表面。 CTLA-4 又称CD152,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也能与B7结合,但对T细胞的活化有抑制调节作用。使免疫应答相对的平衡状态。 CD40L: 即CD154,主要分布在活化的CD4+ T细胞、部分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产生活化B细胞的信号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 (BCR-CD79α/β复合物) CD79α/CD79β 又称Igα/Igβ,表达于除浆细胞外B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是B细胞特征性标记。与BCR组成Igα/Igβ -BCR复合物,介导由BCR途径的信号转导。 CD19/CD21/CD81信号复合物(BCR的共受体) 可与多种激酶结合,促进B细胞激活。 协同刺激分子: CD80/CD86 即B7-1/B7-2,CD80/86与CD28结合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co-stimulating signal) CD40 表达于成熟B细胞。CD40L-CD40结合诱导B细胞免疫应答和生发中心的形成。 黏附分子:ICAM-1、LFA-1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IgGFc段受体,包括3种:分别为 FcγRI( CD64)、 FcγRII( CD32)、 FcγRIII(CD16)。 IgAFc段受体,即FcαR (CD89) 功能: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促进细胞吞噬杀伤作用和促进吞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等介质。 IgEFc段受体,包括FcεRI 和FcεRII( CD23)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第二节 黏附分子 (adhesion molecules,AM) 概念: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和分化、伸展与移动。某些黏附分子实际上也属于CD分子。 根据结构特点分为: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钙粘蛋白家族和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一、黏附分子的分类与特性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有L、P和E选择素三个成员。主要识别一些寡糖基团。主要功能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 许多参与抗原识别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与Ig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具有1个或多个IgV样或C样结构域。将这些分子成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SF的种类和识别的配体 CD4 MHC-II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