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甘 肃 陕西 四 川 云 南 贵州 广西 重庆 宁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说说西部的省级行政区 一、东西部地区的范围 ①② 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鄂) 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 中国地形 1.东西部地形差异 东部:第三阶梯上,多平原、丘陵,地形平坦; 西部:第一、二阶梯上,多高原、山地,海拔高。 二、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 中国气候类型 2.东西部气候差异 东部: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降水少,气候干旱。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东西部水文差异 东部:河流湖泊多,水能资源少; 西部:河流湖泊少;水能资源丰富。 1.东西部土地利用差异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比较项 土地类型 发展产业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漠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三、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国人口密度图 2.东西部人口差异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西部:人口较少,且分布比较稀疏。 二、东西部的差异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3.东西部城市分布差异 东部:东部地区城市密集; 西部:西部地区城市较少。 中国铁路网 4.东西部交通通讯差异 东部:水运、公路、铁路等都非常发达,交通线比较密集、发达;通信方便; 西部:铁路运输为主,交通线路稀疏、落后;通讯落后。 5.东西部矿产资源差异 东部:矿产资源奇缺;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 6.东西部工业差异 东部: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西部:发展比较缓慢、不发达,但发展潜力大。 7.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 西部:经济落后。 8.东西部少数民族差异 东部:主要是汉族; 西部:少数民族聚居集中。 东部 西部 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气候宜人,土地肥沃; 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河湖纵横交错,水上航运发达; 交通发达,城市密布; 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 有广袤的土地; 壮美的山河; 丰富的资源; 独特的民族风情; 灿烂的历史文化; 市场开发潜力大。 地狭人稠、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经济落后、 资金短缺、 技术人才不足、 交通不便。 优势 劣势 资源优势 经济优势 转化 西部大开发 1.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有明显差异。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最低的,我国为此实施了什么战略? 2.西部地区在这个战略下,应该怎样发挥自身的优势? 面对西部大开发,西部针对自身的劣势可采取的对策有: ①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②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 ③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④引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 提示: 交流与互补内容:资源、资金、技术 、人才、信息 西部大开发有何意义? 1.通过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将转化为经济优势,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2.有利于全国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增进民族大团结; 4.有利于边疆稳定,巩固国防。 ????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受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关注。 2000年3月,中国政府揭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启动了新世纪最大的工程,就是西气东输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1.交流互补的原因(必要性): 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因为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差异。 2.交流与互补的目的(作用): 3.交流与互补主要内容: 资源与能源、资金、技术 、人才、信息。 区域合作的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交流与互补 资源能源调配工程 西煤东运 我国资源能源分布不平衡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 “南水北调” 通天河 丹江口 扬州 山东 北京、天津 青、甘、宁、内、陕、晋 东线 中线 西线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另一路向东,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长江流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 1952年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