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5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2年3月1日《洛阳市邙山陵墓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邙山陵墓群中有多个北魏政权皇帝陵,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苻坚 B.拓跋珪
C.拓跋宏 D.冯太后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跬复国,改国号魏,历史上称北魏,故B正确。
2.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解析:选A。均田制的实行,使鲜卑民族很快适应了汉民族的农耕生活,并促使其向封建制转变。
3.北魏孝文帝之所以把都城迁往洛阳,从主观动机上不包括( )
A.便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开展
C.加强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统治
D.洛阳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解析:选D。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主观动机”思考分析,A、B、C三项符合题意,D项为客观因素。
4.(2012·周口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
D.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政治局面的前提下进行的,故D项说法错误。
5. (2012·江西省莲塘一中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2: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材料1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它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张之洞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1中关键信息“均天下民田”“民调”可知其措施,前提条件是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第(2)问张之洞认为北魏孝文帝“尚文明,魏国以治”符合史实,因此是正确的。
答案:(1)措施: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条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2)正确。理由:北魏统一北方,一方面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民族矛盾尖锐;通过迁都、一系列汉化(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2012·甘肃省会宁五中高二检测)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均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客观背景,应排除;而D项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背景,符合题意。
2.(2012·宿迁高二月考)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辨别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能力。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农户耕作。
3.(2012·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二检测)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迁都洛阳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使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有阻力
解析:选A。孝文帝充分考虑了迁都的各种困难,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最终使迁都得以相对顺利的实现。
5.北魏孝文帝注重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严格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B.宣布与汉族同源,要求鲜卑族使用汉姓
C.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修订官制礼仪
D.仿照汉族习俗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样式
解析:选A。孝文帝不仅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而且以身作则。
6. 右图(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画面说明了( )
A.鲜卑族的服装特点
B.民族的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