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6949 工作重点.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16949 工作重点

最高管理层: 质量方针是什么?其是如何制定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形成书面文件?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 质量目标是什么?是否包含组织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次的目标?制定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目标如何测量?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 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到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 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反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全体员工的?组织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么途径、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 顾客投诉如何处理?如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意味着顾客满意呢? 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吗?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限?是否包括质量控制人员(跟班制及质量否决权)? 如何理解持续改进?本公司有何处需要持续改进?是否有具体规划?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 如何监控产品的质量?监控效果如何? 如何监控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监控效果如何? 组织是否制定了经营计划?如何在公司内部沟通? 出现质量问题时,信息如何传递到有采取纠正措施权力的管理层? 是否在公司内部设置了管理者代表、顾客代表?其职责权限如何规定? 是否定期开展管理评审?评审内容是什么?(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顾客反馈、纠正与预防措施、内外部审核结果、上次管理评审、公司的重大变更、质量成本、现场的失效、改进的建议、以及失效对质量安全环境的影响等)。评审输出包括哪些改进措施及资源需求? 管理者代表: 是否建立内部审核程序?审核方案如何策划?方案是否考虑到过程的重要性、区域的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是否规定了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是否包括所有过程活动及班次?审核员如何确定(培训资格、交叉审核)?针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如何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如何? 是否制定过程审核计划?过程审核结果如何? 是否制定产品审核计划?产品审核结果如何? 如何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及改进建议?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管理者代表如何处置? 文控中心: 质量手册是否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规定了过程的顺序和过程的相关关系? 是否建立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与培训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文件如何控制? (文件发布前的批准、文件变更时的重新评审与批准、文件版本的识别方法、失效文件的控制方法、外来文件的识别及发布、必要时旧版文件的保存要求) 是否建立文件清单并定期更新? 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保管期限和处置方法是否规定? 对于顾客的工程规范(包括工程更改)是否在两个工作周之内完成评审、分发与执行? 工程变更后,是否记录了工程变更的实话日期、是否对相关的控制计划、FMEA、PPAP等文件作相应的变更? 人力资源: 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 是否建立培训程序?如何识别影响产品质量人员的能力要求(岗位要求)?员工能力不足时,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培训?培训有效性如何评价?是否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记录? 是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和代理人员进行了培训? 是否对影响质量的的岗位进行了资格鉴定,如内审员、质量控制人员、设计人员、特殊过程人员、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量具校验人员、其他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 如何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具体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是否有激励员工的措施?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评估? 组织的内部沟通有哪些方式?这些沟通方式有效性如何? 设施、设备与工装管理: 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 产品所需的工作环境能否满足要求?如何管理现场工作环境(5S管理)?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 有哪些公共设施和生产设备?这些设施设备的目前状况如何? 设备是否被维护?如何维护?维护的效果如何? 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计划?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的有效性制定了评价方法? 出现公共设施中断、劳力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是否制定了应急计划? 是否对制造过程中的机器设备进行了预防性、预见性保养? 工装、量具的制造验收如何控制? 是否制定了易损工装的更换计划?对现场使用的工装如何进行状态标识(生产中、修理中、处置中等)? 营销: 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 目前提供哪些产品/服务(产品目录)?有没有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些要求如何遵守? 是否对标书、合同或订单进行了评审?评审了哪些内容?评审记录是否被维持? 在合同评审时(新产品),是否对制造的可行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