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 1.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以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 2.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可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 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 二. 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 临床用药 2. 研究开发新药 3. 桥梁作用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1.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 理论与实验结合 3. 注重药物的两重性 4. 注意共性与个性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 补充:药物作用的分类 1.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范围) 局部作用: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全身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相关部位发挥作用 特例:碳酸氢钠中和胃酸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原发作用 间接作用:继发作用,由直接作用引起 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明显,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弱甚至无作用。(选择性高的原因:a,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大。b, 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高)。 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复习 二、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 药物的作用机制 激动药 药物的作用机制 受体调节 定义:指受体数量、分布、亲和力及效应力,在 生理、病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改变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 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 一、吸收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2、 舌下给药 避免首关消除 适用于脂溶性高、 用量较小的药物 二.分布 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4.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 5.组织器官的屏障作用 三.生物转化 1.定义:进入机体内的药物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2.方式: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 生物转化 4. 药物代谢酶 定义:体内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简称药酶。 ①专一性酶:对特定基团。(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 ②非专一性:肝药酶。(肝内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 生物转化 5. 酶的诱导和抑制 四.排泄 1.概念: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经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器官:肾脏、胆汁、乳腺、汗腺、唾液腺、泪腺 ②.胆汁排泄: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类型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二)药物制剂 (三)给药途径 ①起效时间不同 静注﹥吸入﹥舌下﹥肌内﹥皮下﹥口服﹥ 粘膜﹥皮肤 ②作用效果不同 硫酸镁 (四)给药时间 饭前用药起效快,饭后用药刺激性小 (五)疗程 (六)联合用药 1. 配伍禁忌(体外,特别静脉滴注) 2. 协同与拮抗作用 联合应用时,使原有药物的作用增强称为协同作用,药效减弱称为拮抗作用。 药物的半衰期、血浆蛋白结合率、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等均可发生改变。 3. 目的 (1)达到多种防治作用; (2)提高疗效 (3)减少不良反应; (4)避免耐药性 (5)减少单个药物剂量 第五节 药物一般知识 一、药品管理法和药典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简称《药品管理法》 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共同遵守和执行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 具有法律约束力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版 二、处方 (一)定义 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