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题检测卷(二)13张要点.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学习主题检测卷(二) 世界现代史第一、二学习主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5·浙江奉化、象山、宁海三县期末联考)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C )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2.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 )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点拨】漫画中重要的信息是“罗曼诺夫王朝完蛋啦”,说明其已被推翻,故B项本身正确;C、D两项符合当时史实;从漫画信息判断是二月革命后的情况,当时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故A项符合题意。 3.(2015·四川成都中考)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这场革命被称为( C ) A.二月革命 B.七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十一月革命 4.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 ) A.十月革命、工农苏维埃政府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点拨】1917年的俄国主要历史事件是爆发十月革命,所以年度流行语一定和十月革命的内容有关,故选A。 5.俄国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的首要不同点是( A ) A.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C.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D.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革命 6.(江苏扬州中考)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 A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7.(2015·海南中考模拟三)邓小平理论向国人指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苏联使人们对这一问题有了认识上的突破源于(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8.俄国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规定:实行实物税(即粮食税),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归农民全权处理;中国农民热情赞扬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两种政策( B ) A.都把农民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 B.都把国家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 C.都是在政权面临危机的背景下实行的 D.都是两个国家长期实行的政策 【点拨】题干中已经说明“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可见是把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故选B。 9.(2015·江苏阜宁期末)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 )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B.邮票发行的时间 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 10.(2015·重庆八中第二次月考)下列选项中,与斯大林无关的史实是( C ) A.推动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建立了苏联 D.开展“大清洗”运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1921年,苏联成立 B.1926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法国、美国,跃居欧洲第一位 D.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12.下图这张签署《凡尔赛和约》的照片中,不可能有哪一人物( D ) A.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B.美国总统威尔逊 C.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D.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 13.(2015·四川广元中考)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小雨同学整理的巴黎和会的资料卡片,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巴黎和会 ●历史背景: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