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吸光光度法要点分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10章吸光光度法 (Absorptiometry) 化学分析:常量组分(1%), Et : 0.1%~0.2%。 依据化学反应, 使用玻璃仪器 。 准确度高。 仪器分析方法分类 分子光谱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Ultra 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Infrared Spectroscopy 分子荧光光谱法(MFS)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分子磷光光谱法(MPS) Molecular Phosphorescence Spectroscopy 光声光谱法 (PAS)Photo Acoustic Spectroscopy 拉曼光谱法 (RS) Raman Spectroscopy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质谱法 (MS) Mass Spectroscopy 发展联用技术是趋势! 10.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光吸收的基本原理 特点 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 mol/L,10-4%~10-5%; 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相对误差2%~5% (1%~2%); 操作简便快速; 应用广泛。 光的基本性质 光的波粒二象性 单色光、复合光、光的互补 物质对光的吸收 吸收光谱 分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电子跃迁与电子激发态 电子的多重态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Selected absorption)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的获得(Absorption Spectra) 吸收曲线的讨论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吸光度与光程的关系 A = abc 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 A = abc 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 A = abc 吸收定律的推导 吸光度 与透光率( Absorbance and transmittance) 吸光系数 (Absorptivity) 吸收定律与吸收光谱的关系 吸光的加合性 非单色光引起的对吸光定律的偏离 吸光质点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对吸光定律的偏离 10.2 吸光分析的几种方法 10.3 吸光分析法的仪器简介 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10.4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对摩尔吸光系数的理解之一 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二 吸光系数 κ 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仪器测量误差公式推导 化学反应的影响 例,聚合引起的对吸光定律的偏离 测量条件的选择 参比液的选择 10.5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酸度的选择 显色剂的用量 温度的选择 10.6 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 单组分的测定示例: 示差光度法 示差法的误差 例题 示差法提高准确度的实质 光度滴定法 光度滴定法与指示剂法的比较 滴定曲线分析 更多例子 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Job)测络合比 条件稳定常数的测定 弱酸、弱碱解离常数的测定 半中和法 截距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 双波长法与常规参比法比较,有什么特点? 导数分光光度法 习题 1,2,4,6,8,10,12,13,14,15。 酸度的影响 副反应 M + nR = MRn OH- H+ 存在型体的变化 RH = R- + H+ ?1 ?2 生成不同配比的络合物 例,磺基水杨酸 – Fe 3+ pH = 2 ~ 3 FeR 紫红色 pH = 4 ~ 7 FeR2 橙色 pH = 8 ~ 10 FeR3 黄色 理论计算 以 作图 可得适宜pH范围 实际工作中,作 A ~ pH 曲线,寻找适宜 pH 范围。 A pH M + nR = MRn OH- H+ M + nR = MRn 定量反应 实际工作中,作 A ~ cR 曲线,寻找适宜 cR 范围。 A cR 实际工作中,作 A ~ T 曲线,寻找适宜 反应温度。 A T A T A T A T A T 反应时间的选择 实际工作中,作 A ~ t 曲线,寻找适宜 反应时间。 微量组分的测定 单组分的测定 多组分的测定 介绍一种 解联立方程法 A ? X Y ?1 ?2 根据加合性原则 解联立方程,可求得cx, cy ? 为物质的特征参数,可通过配制标准溶液测得。 请设计一个测定两组分的浓度的实验方案 A cs(x) 纯物质或共存物质不干扰 微量铁的测定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