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比喻其在诗文中应用.doc
论文提纲:
试析比喻及其在诗文中的应用
一、绪言:含义+作用+提出问题
二、构成条件
三、基本类型:明,暗,借喻各自在古诗中的运用
四、比喻的灵活运用:博喻,反喻,强喻
五、比喻与其他修辞的不同
比喻VS比拟借喻VS借代
六、结束总结
?
?
柳老师,这个提纲不是正规格式的提纲,只是为了全面了解论文内容。论文中有的观点看法只是我自己认为的,并不知道是否具有科学性,只是人说亦云的。最后说声抱歉,因为在忙专升本的事,这么晚才交论文。还有就是祝老师新年愉快,合家欢乐。
?
?
?
试析比喻及其在诗文中的应用
?
内容摘要 :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之一,由本体,喻体,比喻词构成。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要看它的本体和喻体是不是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按照构成要素的不同,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不同类型。我们要注意区分比喻与比拟,借代与借喻的不同。比喻在古诗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相对于暗喻,诗人更喜欢明喻和借喻。
?
主题词:比喻 条件 类型 变体 古诗
?
正文:
?
在所有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又叫“譬喻”。在古今中外文学中比喻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从古代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到现代的“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徐志摩《再别康桥》);从鲁迅的“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到列夫托尔斯泰的“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而在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甚至诗辞典赋等文学体裁中都有比喻的身影。运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化平淡为生动,二是化深奥为浅显,三是化抽象为具体,四是化冗长为简洁。那么构成比喻的条件是什么,比喻的类型及其与其他修辞的不同之处,比喻在古诗文中的应用又是怎样,本文将简单的探讨一下。
?
一、构成比喻的条件
比喻有三个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其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是词语叫“比喻词”。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二者缺一都不能构成比喻。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应看它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而不能只看是否有比喻词。
以下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却不是比喻句。
?
1、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例如: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鲁迅《故乡》)
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
2、表示猜测;例如:
远远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筑,像是体育馆。
她好像有心事。
那里好像发生了意外。
3、表示想象;
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仿佛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关武士。
4、表示举例的引词;
社会主义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
5、表证实。
正如他所说的,没办法。
带有比喻词却不是比喻句的情况并非只是以上几种,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继续归纳。
?
以下诗句虽没有比喻词,却是比喻句。
1、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
总之,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看它有没有比喻词,而要看它的本体和喻体是不是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
?
二、基本类型
根据构成要素的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一)明喻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像……似的”等
我们看明喻在诗中的运用:
1、比喻词是“如”:
(1)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此。(《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4)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李白《越女词其五》)
(5)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6)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后主《望江南》)
2、比喻词是“似”: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虞美人》)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
(4)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
3、比喻词是“犹”: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召公谏厉王弥谤》)
4、比喻词是“若”:
(1)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
?
由此可见,古诗中明喻运用最多的比喻词是“如”“似”。其实在成语中明喻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