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城乡家庭消费关系及研究.docVIP

社会保障与城乡家庭消费关系及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社会保障与城乡家庭消费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分布特征,按有无社会保障把城乡家庭分别分为两组,分别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不同消费层次上,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分析与分位数分解方法对这两组家庭消费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有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呈“几”字型,有社会保障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差异主要是由于收入、地产财富等差异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消费差异;反事实分析 The Research of Social Security and Consumer Behavior: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Micro-Dat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a mirco survey data,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from CGSS in 2006, We exam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are separately grouped into two groups, with social security and without social security. Quantile regression i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sumer behavior, and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and quantile decomposition are used to decompos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usehold consumpt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verage basic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households with social securit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households without security. Finally,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 was proposed.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consumer inequality;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812 F036.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关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同的消费理论有不同的解释。Keynes(1936)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理论认为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将收入由边际消费倾向低的高收入群体转移给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群体,可以增加总体消费水平。Modigliani(1975)的生命周期假说用一生中平滑消费来解释居民消费行为,认为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居民的储蓄意愿就越弱,边际消费倾向就越高。Friedman(1957)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社会保障作为永久收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来改变居民收入预期,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且其效果比减税的效果要好。Leland(1968)的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社会保障具有社会保险功能,可降低居民或家庭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预防性储蓄,扩大消费。尽管各种理论的假设、分析角度有所不同,但大都认为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正向效应。而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却认为社会保障对居民的消费支出是负效应,Sun(2001)运用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了养老社会保障对美国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不显著。 近年来,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出口产业跌入低谷、金融市场的低迷等等都造成了消费者信心的大幅度减弱,从而内需疲软,消费率锐减。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制度体系不完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为87.9%,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17.2%。因此,研究社会保障与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探讨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消费行为差异方面扮演的角色

文档评论(0)

mghkfg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