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西方经济学选择、判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导言 一、选择题: 1 .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 A 、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 、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 、即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2 .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 、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书数量很少 3 .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 A 、 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B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 .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 、 互相对立的 B 、没有任何联系的 C 、相互补充的 5 .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 A 、 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 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6 .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B ) A 、 市场出清 B 、市场失灵 C 、完全理性 7 .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B ) A 、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8 .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 ) A 、 研究方法的不同 B 、研究对象的不同 C 、研究范围的不同 二. 判断正误题: 1 .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对) 2 .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3 .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错) 4 .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即定的,永远无法增加。(错) 5 .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6 . 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对) 7 .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错) 8 .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错) 9 .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对) 10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错) 11 .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对) 12 . 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对) 13 .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对) 14 . 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错) 15 . “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错) 16 . 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积极地位和社会伦理观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 第二章均衡价格与弹性理论 一. 填空题: 1 . 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2 .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 .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 .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嗜好)、(消费政策)、(对未来的预期)、(收入)、(人口)。 5 .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动。 6 . 需求定理可用需求函数表示为( D=f(a 、 b 、 c 、 d …… n) 。 7 .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8 . 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9 .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10 . 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1 .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12 .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厂商的目标)、(商品本身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预测)、(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13 . 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14 . 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15 .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它在图形上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6 .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7 .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