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环境伦理.ppt
第三讲 环境伦理 一、自然与道德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和动物、植物和树木并不是无限的,而是会由于肆意开发、污染和文明的普遍侵害而趋于减少、衰弱和消失的。 近年来,随着各种工业化的、技术性的、生产性的和消费性的社会的兴起,人们业已发现,世界上的自然资源确实是有限度的,而由于缺乏对动物生存的关怀和对它们的恣意利用,是有可能使全部动物物种灭绝的。 今天我们所关注的往往在于对自然的破坏是否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自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在这一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纳入同人与人的关系有关的社会生活这一方面。 然而,许多人确实认为,自然本身实质上是有价值的,并且主张我们对自然及其所包含的一切,特别是在自然秩序中与我们切近的那些动物,负有明确的道德义务。 (一)环境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容 1,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是现代环境伦理的发源地,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美国爆发的环境保护运动是环境伦理学产生的前提。 美国早期的环境保护运动是与超验主义者爱默生和梭罗分不开的。 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是一种强调上帝、人和自然相统一的,主张靠直观去把握世界的思想观念,其核心在于相信自然是超验的存在,自然之中渗透着“超灵”(oversoul)。 在1845年7月4日,也就是美国独立纪念日的那一天,梭罗在当时的康科德南部的瓦尔登湖畔,搭起了小木屋,在大自然中生活了2年零2个月,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 缪尔(John Muir)在美国的自然保护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缪尔等人的努力下,从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家公园运动。1872年黄石国家公园设立。缪尔被称为“自然保护之父”。 黄石公园发现于1807年秋天,根据1872年3月1日的美国国会法案,黄石公园“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国家公园。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围绕着如何对待原始森林和荒野,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生了分裂,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 一个是自然和野生生物的“保存主义者”(preservationist); 另一个是天然资源的“保全主义者”(conservationist)。 保存主义者主张我们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对原始森林和荒野进行开发,人应该顺应自然,对自然不加干预,接受自然过程的全部后果。 保全主义者主张人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长远利益,对自然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对荒野和天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即要在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保存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是缪尔,保全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是平肖(Gifford Pinchot)。 如果把这两个词应用于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上,把丽江古城、九寨沟按照其原来的样子保护起来、不做任何开发就是“保存”,反之,对长城的大规模修复、在张家界景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旅游设施建设则是“保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政策支持的是“保存”理念。 “保全”和“保存”的区别不仅构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对立的基本框架,还成为划分美国环境运动历史的依据。 (1)早期为防止破坏环境而进行的“自然保存运动”阶段。 (2)近代产业社会建立以后从人的功利主义角度提倡利用天然资源的“自然保全运动”阶段。 (3)以人和自然的共生为价值基础的“环境主义运动”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转向了以确立自然权利为中心的环境主义。) 2,环境伦理学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资源问题的突显,一批环境问题的经典之作纷纷问世。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艾里克的《人口爆炸》、哈丁的《公有地的悲剧》和《生活在救生艇上》、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重要人物有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敬畏生命》)与“大地伦理”学家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70年代以前,人保护自然的根据都是人的利益,而并不是自然本身,环境保护的伦理根据基本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是,到了70年代,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确立大自然的权利开始成为环境伦理的主流倾向。 主要代表有辛格(Peter Singer)的“动物解放论”、斯通(Christopher Stone)的“自然物的法的权利”以及奈斯(Arne Naess)的“深层生态学”。 辛格的“动物解放论” 辛格以动物也具有“感受性”为由,反对把动物排除到道德共同体之外,认为这种做法就如同历史上曾经把妇女和黑人排除到共同体之外一样,是一种“物种歧视主义”。 斯通的“自然物的法的权利” 斯通首次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自然物的权利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