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ppt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主讲:曾智安 目录 第一讲: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论 第二讲: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三讲:两晋诗坛 第四讲:陶渊明 第五讲:南朝诗运的转关 第六讲:从齐梁走向陈隋的诗歌 第七讲:南北朝民歌 目录 第八讲:魏晋南北朝的文与小说 第九讲:唐代文学概论 第十讲:初唐诗歌的发展历程 第十一讲:盛唐两大诗人群体 第十二讲:盛唐的代表诗人李白 第十三讲:诗圣杜甫 第十四讲:从盛唐到大历 目录 第十五讲:元和高峰之韩孟刘柳 第十六讲:元和高峰之元白诗派 第十七讲:晚唐诗歌 第十八讲:晚唐五代词 第十九讲:唐代的传奇与散文 第一讲: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特征 三、文学批评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 四、哲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时间: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 东晋文学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过程: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   (196)………(约400年)……………………(589)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 一、局势:战乱和分裂。 二、思想: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 三、文化:多种艺术的繁荣(文学、音乐、绘画、雕刻等) 四、文人的处境:对避世、自适的追求与在官场中的沉浮。(除陶渊明外,南朝几乎无一个著名诗人曾脱离政治)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特征 一、文学批评的兴盛与文学观念的自觉。(本时期文学最重要的特征) 二、文学集团、家族与创作个体的贡献及其不同的历史价值:对文学技巧的推动和对文学精神的确立。(邺下文人集团、三曹、二陆、两潘。陶渊明、左思、鲍照) 三、哲学推动着文学的发展:玄学、佛教对文学的影响。(玄言诗、山水诗、永明体) 四、南北文化的不平衡与文学的发展及风格的差异:南方清绮,北方质朴。 五、文学体式的发展与新拓:五言古诗的登峰造极、抒情小赋的骈俪化与骈文的兴盛;近体诗的出现、七言古诗的新变、小说体式的发展。 六、文学主题的集中与拓展:从生死主题、求仙主题、 隐逸主题到山水主题、边塞主题、艳情主题等。 七、对文学技巧的探寻及其演进:永明体对声律的探求、南朝文人对民歌技巧的吸取,藏头诗、咏物诗等。 陈代沈炯《十二属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 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 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三、文学批评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 文学批评的兴盛是文学自觉得以实现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文学自觉的具体表现。 本时段的文学批评最少包括三种形态:理论的表述、总集与选集的编撰及创作的实践。 文学自觉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本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著作与总集: 标志文学自觉开始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 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文选》是本时期最有影响的总集。 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 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最重要的一点) 文学自觉的表现: 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 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 文、笔之辨。 《文心 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汎渭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曹丕的《典论·论文》 将文体分为四科:“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诗缘情”与“诗言志”的区别)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四、哲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一、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