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事故成因分析.pdf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事故成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事故成因分析.pdf

第28卷第2期 中 国 岩 溶 V01.28No.2 2009年6月 CARSOI,0GlCAS1NICA Jun.2009 文章编号:1001—4810(2009)02--0212—07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突水事故成因分析① 邬立1,万军伟2,陈 刚2,赵璐- (1.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2007年8月5日宜(昌)万(州)铁路野三关隧道发生了重大的岩溶突水事 故。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野三关隧道所处流域两个主要岩溶洼地以 NaCI为示踪剂进行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的示踪试验。两次示踪试验结果查明 水洞坪岩溶洼地是“8.5”突水事故的主要水源。茅口组灰岩中发育的周家包暗河 被F18断裂切割,将暗河水导入隧道形成突水事故。稻子坪的水在隧道突水段西以 渗一涌水的形式进入隧道。水洞坪示踪实验得出二叠系栖霞一茅口组岩溶含水层 中的地下水流速为50m/h。稻子坪示踪试验得到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 速为45.5 m/h;大冶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10.8m/h。本示踪结果为宜 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的后期恢复施工和防渗工作提供了依据。并为岩溶地区深埋隧 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和分析工作的实例参考。 关键词:突水事故,岩溶水示踪试验;水力联系;野三关隧道 中图分类号:TU453.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铁路隧道近5500条,约40%的隧道存 为进一步查明此次事故的突水水源,笔者在隧道 在着程度不等的渗水或涌水,尤其在施工掘进期间, 突水区开展地下水示踪试验等工作,以进一步查明隧 有时还遇到特大涌水、突水或者突泥,延误上期或者 道突水与各种可能补给水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隧 造成人员伤亡。在国内外隧道大型突水事件中有70% 道的恢复施工与突水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都发生在岩溶隧道中。 野三关隧道是宜万铁路的重要控制工程,是宜万 1 区域岩溶与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铁路全线最长的越岭岩溶隧道,全长13.846km,隧 道最大埋深695.2m,路肩标高为757.55m。隧道区 隧道区主要发育三叠系大冶组、二叠系长兴组、 地质构造、岩溶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都极 吴家坪组、茅U组、栖霞组地层(图1),主要为一套碳 为复杂,隧道大部分经过碳酸盐岩地区,区内岩溶强 酸盐岩地层,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 烈发育,漏斗、落水洞、岩溶洼地密布,地下暗河发育, 其中大冶组主要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灰岩夹中厚 是易发生突水、突泥及存在高承压水的地段【1j,其地 层灰岩,下部灰岩夹黄绿、土黄色页岩,底部为页岩夹 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施工难度在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 泥灰岩。本区底部见炭质页岩、钙质粘土岩。厚度480 铁路工程中实属罕见。2007年8月5日凌晨,该隧道 ~880 m。 在自苦桃溪斜井向进口方向施工至DKl24+602掌 长兴组深灰色块状含燧石结核灰岩,层间裂隙发 子面时曾发生大规模崩塌,并引发大型突水突泥事 m。 育,也有垂直层面的节理。厚度80~150 故。事故最初30分钟涌水量达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