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档题型1 历史概念阐释型选择题 .docVIP

教师文档题型1 历史概念阐释型选择题 .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文档题型1 历史概念阐释型选择题 .doc

题型1 历史概念阐释型选择题 (时间:45分钟) 【题型解读】 历史概念阐释型选择题,就是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的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并对其内涵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解答时,可用背景法、时空定位法和理论定性法来解答。 1.(2014·广东深圳调研)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该体制是(  ) A.宗法分封体制 B.“丞相”体制 C.监察体制 D.科举选官体制 解析 据题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信息,可以判断为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制”,故选C项。宗法分封体制未形成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排除A项;材料中所指体制不仅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排除B项;科举制为隋朝所开创,排除D项。 答案 C 2.(2014·浙江五校联考)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解析 据题干“垂二千年而弗能改”,说明这一制度已经实行了二千多年,并一直沿袭下来,秦朝确立的郡县制,其基本形式一直为后代沿用,故B项正确。A项的宗法制与“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不符,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创立,不过是300多年的时间,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朝时确立,也不过是1000多年的时间,排除D项。 答案 B 3.(2014·河南驻马店调研)《盐铁论·水旱》说:“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解析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已较广泛使用铁农具,人们认识到使用铁农具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项。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答案 C 4.(2014·河北石家庄调研)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是政府以政策性干预来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正常运转;但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 A.官营专卖 B.市坊制度 C.朝贡贸易 D.闭关锁国 解析 解读题干关键信息:“但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可知材料强调国家政权的控制,故选A项。市坊制度与题干“从中获取巨额财富”的目的不相符,B项错误;朝贡贸易主要是政治上的考虑,不关心商业利润,C项错误;闭关锁国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项错误。 答案 A 5.(2014·江苏徐州质检)《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为高祖刘邦的皇权寻求理论支持,符合董仲舒君权神授的观点,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A项错误;“敬天法祖”属于宗法制的范畴,与题干材料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天人感应的观点,D项错误。 答案 C 6.(2014·安徽淮南一模)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 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其形态会随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发生变化,但这些事物是有“常理”的,再变也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深入体会这些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将物象的活的精神凝聚于笔墨形式之间,与朱熹格物致知观点相同,故选C项。B、D两项是心学观点,排除;A项不是求理方法,错误。 答案 C 7.(2014·山东德州校际联考)“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该思想在以下哪一事件中得以充分体现(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 据题干材料“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说明只学习西方器物,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故选A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8.(2014·贵州六校联考)近代某官员上报:“近访闻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