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处方用药的研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处方用药的研究

《伤寒论》处方用药的研究 任应秋 《伤寒论》处方用药的研究 《伤寒论》112方中,共用药93味,其中菖蒲和羊胆是代用药,不计算在内,亦应该有91味。其中滑石、瓜蒂、蜀椒、饴、鸡子黄、鸡子(白)、大戟、荛花、芫花、商陆、海藻、竹叶、茵陈、梓白皮、猪肤、天冬、萎蕤、生地黄、禹余粮、乌梅、连轺、白头翁、秦皮、贝母、旋覆花、代赭石、薤白、人尿、铅丹、巴豆、升麻、文蛤、裤裆灰、甘烂水、潦水、白粉等36味,仅用过一次;猪苓、通草、蜀漆、吴茱萸、虻虫、水蛭、赤小豆、麦门冬、赤石脂、苦酒、栝楼实、麻子仁、葶苈、猪胆汁、酒15味、仅用过两次;泽泻、龙骨、阿胶、桃仁、甘遂、知母、黄柏、五味子、桔梗、葱白10味,仅用过三次,都不列入我研究的范围,兹就处方里用到四次以上的药味,分别提出来谈一谈。 一、 甘草 大论处方中用得最多的药物,首推甘草,它被用到70次之多,占全书处方的三分之二弱,其分布情况,略如下表: 方名〖〗分量〖〗主要药桂枝汤〖〗2两桂枝加葛根汤〖〗2两桂枝加附子汤〖〗3两(续表) 方名〖〗分量〖〗主要药桂枝去芍药汤〖〗2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两桂枝麻黄各半汤〖〗1两桂枝二麻黄一汤〖〗1两2铢桂枝二越婢一汤〖〗18铢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2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2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2两桂枝甘草汤〖〗2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2两小建中汤〖〗2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2两桂枝加桂汤〖〗2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2两桂枝加芍药汤〖〗2两桂枝加大黄汤〖〗2两麻黄汤〖〗1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两大青龙汤〖〗2两小青龙汤〖〗3两麻黄附子甘草汤〖〗2两葛根汤〖〗2两葛根加半夏汤〖〗2两葛根黄芩黄连汤〖〗2两小柴胡汤〖〗3两柴胡加芒硝汤〖〗1两柴胡桂枝汤〖〗1两柴胡桂枝干姜汤〖〗2两(续表) 方名〖〗分量〖〗主要药栀子甘草豉汤〖〗2两栀子柏皮汤〖〗1两调胃承气汤〖〗2两桃核承气汤〖〗2两半夏泻心汤〖〗3两生姜泻心汤〖〗3两甘草泻心汤〖〗4两〖〗黄芩汤〖〗2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2两黄连汤〖〗3两旋复代赭汤〖〗3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2两白虎汤〖〗2两白虎加人参汤〖〗2两竹叶石膏汤〖〗2两茯苓甘草汤〖〗2两四逆汤〖〗2两四逆加人参汤〖〗2两通脉四逆汤〖〗2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2两茯苓四逆汤〖〗2两四逆散〖〗10分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两芍药甘草汤〖〗4两〖〗理中丸〖〗3两甘草附子汤〖〗2两桂枝附子汤〖〗2两去桂加白术汤〖〗2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2两(续表) 方名〖〗分量〖〗主要药芍药甘草附子汤〖〗3两桂枝人参汤〖〗4两甘草干姜汤〖〗4两〖〗炙甘草汤〖〗4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2两甘草汤〖〗2两〖〗桔梗汤〖〗2两麻黄升麻汤〖〗6铢半夏散及汤〖〗等分当归四逆汤〖〗2两从上表看出,其中甘草占重要地位的,有几个方剂值得注意:  芍药甘草汤; 甘草干姜汤; 桂枝甘草汤; 炙甘草汤; 甘草汤; 甘草泻心汤。 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脚挛急,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二十九条) 甘草干姜汤:  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二十九条)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六十四条) 炙甘草汤:  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清酒七升。(脉结代,心动悸。——一百七十七条) 甘草汤:  甘草二两。(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三百一十一条) 甘草泻心汤:  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胃中虚,客气上逆。——一百八十五条) 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都在扶阳;芍药甘草汤、甘草汤,都在救阴;炙甘草汤,阴阳两续;甘草泻心汤养脾胃以泻邪热。是甘草为可阴、可阳之药,随其配伍不同而奏功。李东垣说:“甘草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气平,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热邪、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于此知道了《伤寒论》用甘草为什么多用炙,治少阴咽痛为什么又要生用的道理了。要之,甘缓作用,是甘草的唯一长处。《内经》说:“病者苦急,急则甘以缓之。”凡阴阳有余不足,都能使人苦急,是以甘草之用日以广。孙思邈说:“解百药之毒。”甄权说:“治七十二种金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都没有掌握住应用甘草的真义。 二、 桂枝 桂枝在《伤寒论》的处方中,应用亦较广,仅次于甘草,计有43个方剂中都有它,如下表: 方名〖〗分量〖〗主要药桂枝汤〖〗3两〖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