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研究_以上海为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 THEDEVELoPMENT ASTUDYoN INMETROPOLITAN oFSERVICEINDUSTRY —ACASE0FSHANGHAI 博 士 后姓 名 菹纯增 流动站(一级学科)名称 理逾经进堂 专业(二级学科)名称 堡迨丝进堂 研究工作起始时间 2QQ3生§旦12旦 研究工作期满时间 2QQ§生3旦23旦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2006年3月20日 内容摘要 世界城市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现代服务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增 长的强大支撑。大都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参与全球城市体系, 分享国际分工利益的能力。大都市作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和发动机,其发展活力、 发展动力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下 导致的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必然对~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损害。上 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其基本定位是建成具备国际金融、贸易、经济和航运中 心的国际大都市,其现代服务业发展乃至整个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一个 重要部分。报告以上海为中心,以服务业为出发点,探讨了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 相关理论以及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战略。 报告共分8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报告的主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 现状,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主要对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拓展。这些理论主要包 括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 第三章:对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一般思路,战略原则及服务业发展的一般战 略进行分析。认为,大都市服务业发展应当基于国际化、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依 据服务业发展的有关理论,结合城市发展的职能定位,借鉴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 国际经验,不断转换服务业增长的要素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采用非 均衡战略,培育、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大都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能级 与等级,推动大都市服务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大都市应采取产业环境战略, 产业组织政策战略,产业要素战略等三类战略发展自身的服务业。 第四章:对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实 践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大力发展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发腹地资源,提 升全球区位优势:因地因时制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依 靠区域与城市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发展服务业集群;采取强力CBD发 展的支持政策;全面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注重服务业创新,发展新兴现代服务 业,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等等。 第五章:在分析上海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上海服务业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并对上海服务业发展条件进行评价。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上海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整体发展水平低,竞争力较差,服务业投入产出效 率下滑,服务业增长率、新兴服务业贡献率波动大,高层次服务业增 长动力不足,发展深受政策体制限制。同时,上海服务业发展具有许多有 利条件,如FDI的有力推动、商务成本的压力与推力、后发优势、政府政策支持、 良好的区位资源和发展机遇等。 第六章:对SFDI与上海服务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门探讨。认为,跨国公司对 外直接投资服务化倾向日益明显,其动因除可用经典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 论和折中理论解释外,还在于信息技术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新型因素的影 响。由于上海对外投资很弱,SFDI对上海服务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流入SFDI 对上海服务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资金效应和产业结构完善效应、技术 效应、总部效应、集聚效应、出口引致效应、区位提升效应和挤出效应、系统风 险、结构风险、意外风险等几个方面。 第七章:探讨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认为,上海服务业发展应当根据 市情,以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房地产、文化等七大产业为支撑,构 筑“四带五群”的空间格局。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