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183;审问#183;慎思#183;明辨#183;笃行--校对人员素质浅论.pdfVIP

博学#183;审问#183;慎思#183;明辨#183;笃行--校对人员素质浅论.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学amp;#183;审问amp;#183;慎思amp;#183;明辨amp;#183;笃行--校对人员素质浅论.pdf

学术论丛 0^≮懈≮S?‘UKKl、≮搭心≮≮、 田· 博学·审问·慎Jel 明辨·笃行 ——校对人员素质浅论 口文/辛元建 闻界的前辈们讲过这样一件往事:若干年前,某 报的一位总编辑很不理解地说:“校对拿着原稿 这是中国古代重视校对工作的情况。 一个字~个字地对,怎么还能出错?!”为给校对人员做 到了19、2【)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中外一 出个样子,他决意亲自当一晚的“校对”。怎料到在他 些著名作家更是将校对工作提高到了净化文字、增强 仅有的一夜“校对”生活中就出现了“见报错”。这个 宣传效果、对后人负责的高度来加以强调。 故事发生在数十年前,然而,那种认为校对工作很容 列宁认为,完美的校对工作是出版著作的一个必 易做,校对人员不需要太高素质的偏见,至今却依然 要条件。他曾在1898年12月4日关于出版《俄国资本 存在于某些人的头脑之中,甚至不少校对人员自己也 主义的发展》一书给叶里扎洛娃的信里写道:“在出版 瞧不起校对工作。此类偏见和错误认识所产生的直接 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十分完美的校对工作。如 恶果是:一些校对自认为低编辑、记者一等,不安心本 果没有这个条件,简直就不值得出版。”(见列宁《致亲 职工作,总盼着有朝一日调到别的部门工作,遑论钻 属的信件》)《火星报》创刊号出版后,列宁在给热夫尼 研业务,积极进取了。 柯娃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创刊号很完美,显见校对 干校对工作的都是些低素质的人吗?非也。君如不 员是下过功夫的”。此外,他还在这封信的附言中指 信,让我们来看看中外历史上校对的地位。 出:“AHPEJ1A是不应当这样写的”。原来,校对 成书于晋朝的《抱朴子·遐览》云:“故谚日:书 员相信了排字工人,因而没有检查报头上的月份,所 Jl 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注:“虚”亦作“帝”)。但“文 以就用粗体字印了“AHPEA”[系AⅡPEJ1只 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怎容错别字横行?因而古代很 (“四月”一词的第二格)之误](见《无产阶级革命》)。 多文豪和名人都参与过校对事业。 列宁同志“对于报纸的应有风格、每篇论文的优劣、每 春秋时期,孔子所从事的删《诗》《书》、定《礼》 一件通讯、每一个音节、语言、每一个逗点,都是负 《乐》、赞《周易》、修《春秋》的工作,便有校对的成 责的”(引自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回忆文章)。除此 份在其中。故不少学者认为,孔子是校对事业的鼻祖。 之外,列宁对校对工作的论述还很多,涉及对照原稿 清朝大学者俞樾就曾说过:“校雠之法,出于孔子。” 的重要性、原稿应字迹清楚(最好是打印稿)、校对符号 孔子的学生子夏继承了他的校对事业。《吕氏春 等各个方面。 秋》有这样的记载:“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日: 毛泽东同志对书报刊物的校对要求十分严格,达 ‘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之 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1948年,他在著名的新闻学论 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晋问之,则日:‘晋师己亥 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办报和办 涉河也”’。子夏以自己的学识,不仅指出了错误,而且 别的事情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才能有生 分析了由于字形、字义相近而致错的原因,事实证明 气——例如,报上常有错字,就是因为没有把消灭错字 他是对的。 认真地当作一件事情来办。如果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到了西汉,又有大文豪刘向、刘歆父子和汉赋著名 报上有了错字,就把全报社的人员集中起来,不讲别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