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使金诗人华夷观的表现形式——以杨万里接送金使诗为例.pdfVIP

南宋使金诗人华夷观的表现形式——以杨万里接送金使诗为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宋使金诗人华夷观的表现形式——以杨万里接送金使诗为例.pdf

中国 ·包头 职 大 学 报 2013年 第 l期 南宋使金诗人华夷观的表现形式 — — 以杨万里接送金使诗为例 李素珍 温 斌 (包头师范学院, 内蒙g- 包头 014030) 摘 要 :传统的华夷观念是以华夏文化优越感为基础 、以儒家礼法制度为依托而产生的一种 “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华夏人的这种主观意识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扩展为一种社会 性的意识形态,进而形成了尊礼义文化、贱夷狄风俗、用夏变夷、夷夏之防等观念的 “华夷之辨”。宋 朝有着它特殊的时代背景。所以这种传统的华夷观念表现得更为突出些。 关键词:杨万里;金使诗;华夷观;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 :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一1440(2013)0l—o074一O5 在研究南宋使金诗人华夷观的表现形式之前,我 生的一种 “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华夏人的这种主观意 们有必要将 “华夷观”的理论概念做一阐释。 识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进步而逐渐扩展为一种社会性 中国古代的华夷观(亦称夷夏观)形成于春秋战 的意识、规范、礼仪制度 ,进而形成了尊礼义文化、贱夷 国时期,传统华夷观是以文化程度高低作为华夏和夷 狄风俗、用夏变夷、夷夏之防等观念的 “华夷之辨”。而野 狄的区分标准的,属于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华”、 蛮成性的夷狄对中国的不断侵扰进一步加深了 “华夷之 “华夏”指的是诸夏,即中国.是文明进步、文化优越的 辨”的这种文化认同感,久而久之 ,夹杂着愤恨而演变成 指称;“夷”、“夷狄”指的是华夏族对非华夏族民族的 一 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历代王朝处理民族问 统称,即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是文明落后 、文 题的原则和措施。 化粗野的指称。儒家思想认为:“天地设位,圣人则之, 这种传统的华夷观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代文臣武将 以制礼立法”。可见,在我国古代,礼是治国安邦的核 的思想和行为,而面对夷狄的入侵,不同时期的仁人志 心思想,也是确保社会秩序正常、人际关系和谐的约 士又有着不同的华夷观表现形式。司马光在华夷观上主 束理念。即所谓:“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 张 “华夷两安、和平共处”的方针,在 《资治通鉴》中,通过 人,虽有绝伦之力 ,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 , 对北魏孝文帝的热情赞颂肯定 “用夏变夷、推行汉化政 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 .三公率诸侯 , 策”的历史价值 :“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 、据鞍,不忘 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 ,贱以承 讲道。善属文,多于马上口占,既成,不更一字。……好贤 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 ,根本之制支叶;下之 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布素之意。……制礼作 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 乐,郁然可观 ,有太平之风焉。”司马光通过正面呼吁的 保而国家治安。”(资《治通鉴》)传统的华夷观念正是 表现形式对这种 “以和为贵、重防御轻进攻”的儒家华夷 以华夏文化优势为基础、以儒家礼法制度为依托而产 观进行宣扬;靖康元年,胡安国借用 《春秋》中记载的各 收稿 日期 :2012—10—20 作者简介 :李素珍 (1986_一),女,山西大同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宋辽金元文学研究。 温 斌(1966_一),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74 种史实来阐发 “尊王攘夷”的必要性。他说:“按 《春秋》 和五年三月一 日条)圈㈣。于是,双方基本上按照敌国知 灭梁者,秦也。圣人不书秦灭 ,而书 梁‘亡 ’者,不能守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