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与教学进度.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纲要与教学进度.doc

課程綱要與教學進度 學年度第 學期 課程名稱:(中文)開課單位 科技法律研究所 (英文)永久課號 授課教師:林三元 學分數 必/選修 選修 開課年級 網際網路乃是便捷且快速的溝通與資訊傳遞平台,已經渉透到社會各階級人士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層面。當今各種產業也大量運用網際網路進行各種經營行為,現代人可說不論生活、休憩或是工作上,都充滿了網際網路的相關議題。本課程透過兩位授課老師不同專長的交織,可以提供多面向且與時俱進的網路法律議題探討,讓修習者對於當前網路法律的重要課題獲得正確而廣泛的認識與分析能力。 學生背景 : 大學或專科畢業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無論有無法律相關背景均可選修,無先修科目要求 外文能力: 課程概述與目標:(學習目標與學習結果個別分點說明)  網際網路雖已非處於幼兒時期,但真正開始大量被使用卻是1990年代中期。在數位資訊暨通訊科技提供便捷且快速的溝通與資訊傳遞平台,加上網際網路內容運用之多元發展下,網路已成為我們生活極重要的一環,甚至對某些人而言,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所建構的人際網絡及其間的活動,甚至成為其生活最主要的部分。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如同人們所預期的,它正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以去年底至今年初所發生的北非埃及、利比亞及中東地區敘利亞等國政變,完全憑藉其無疆域限制且極快速的訊息傳遞能力而生。 然而,另一方面十多歲的網路也如同一般青少年般,呈現莽撞的、不受拘束的、任性的、無懼的、實驗性的特性,它雖然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與自由,也讓我們處於個人資料外洩、名譽或權利受損的風險中,不僅實體世界中可能發生的隱私洩漏疑慮、契約交易糾紛、資料竊取及毀謗等侵權事件,甚至色情、詐欺等刑事犯罪,在虛擬網路世界也同樣發生,更因為網路所有資訊存取快速及匿名的特性,創作被抄襲及隨意分享、惡意傳遞病毒、破解防護機制、實施技術性攻擊等為虛擬世界所專有或更超越實體世界所造成的影響。是否該繼續任其自由發展,而不受規範,或者規範是否以制定法律為限,在法律管轄仍有疆界限制的實體世界規則下,各國如何發展出和諧且共同遵守的原則,或進一步需要發展出網路社群所共同遵守且跨實體領域的社會規範,值得參與網路虛擬世界建構的我們一起來思考。 主要課程內容包括: 虛擬空間的行為管制、管轄權與網域名稱管理 網路言論與法律規範 網路交易:契約、支付工具、網路犯罪、資訊隱私 網路通訊議題:網路中立性等 智慧財產權侵害型態與保護機制 學習目標: 從法律、社會規範、技術及市場等不同面向,對於網路行為秩序應該如何建構,形成提綱挈領的理解與認識。 掌握網際網路相關之重要法律議題,以及當今主要國家所採取的規範架構。 瞭解虛擬世界法律議題與通常環境法律議題之主要區別與結構性差異。 預期學習成果: 在課堂報告與期末書面報告中,學生將展現出對於政府管制、市場競爭與虛擬世界自由運作等幾種不同的政策規範手段,在不同情況下可能發揮的不同功能,以及兩者之間應該如何交互為用,以達到適當的平衡狀態,具備清楚正確的認識。 透過本課之學習,學生將具體瞭解網際網路法律議題之發展前景與現況問題,並能進一步思考掌握其問題根源與可能出路。 經由課堂報告討論以及教師講解,引領學生進行批判性分析與洞察力訓練。學生於課程結束時,將可培養出對於實際個案之分析討論能力。 教科書(請註明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等資訊) 課程大綱 分配時數 備註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習作 其他1 虛擬世界所存在之規範類型、管轄權歸屬 0.5 (研討) 智慧財產權 網域名稱、關鍵字廣告、著作權侵害、資料庫剽竊等 1.5 (研討) 網路交易 契約、支付工具、網路犯罪、不公平競爭等 7 1 (研討) 網路的言論自由與內容規範 猥褻性言論、誹謗等 0.5 (研討) 網路安全與隱私權 駭客、個資、被遺忘權 0.5 (研討) 網路通訊管制上網資費管制、網路中立性等 0.5 (研討) 教學要點概述 課堂報告(50%):安排修課同學報告與各週課程主題相關之案件或閱讀資料,分析其內容,提出評論或是值得討論之點,並由任課老師補充,全體同學共同討論。報告須在上課前二天中午之前交由課程助教上傳 E3平台,供授課教師及同學事先閱讀。 期末報告(50%):就老師及同學之上課討論內容,檢討修正課堂提出之報告內容,反省深化並且充實對於報告主題的分析與評論,成為最終之期末報告。 上課參與(實體):作為加減分之依據,上課參與特別積極或是特別冷漠不用心者,將在5%範圍內加減分。上課缺席三次以上者,無論是否事先請假,從第四次開始,每缺席一次扣學期總成績一分。 (網路同步及非同步):修課學生可於同步教學平台上提出心得或問題,上課參與加減分標準與出缺席規定,同實體上課學生。 ,原

文档评论(0)

shengy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