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全祖望的研究综述.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 俞樟华 潘德宝 内容提要 全祖望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百年以来,有关全祖望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理清了其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整理出版了《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二是揭示了他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和增补辑《宋元学案》的历史贡献,三是充分论述了全祖望史学思想的特点和成就。但是,对于全祖望经学思想和文学成就的研究,尚比较薄弱。 关键词 全祖望;百年;研究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这位生活于康乾时代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在清代学术史上有极大的贡献。1905年,刘师培发表《全祖望传》(《国粹学报》十一期,又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标志着二十世纪对全祖望研究的开始。纵观百年全祖望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础性和开创性的,研究者多为史学家,他们着重勾勒、考证谢山的生平;八九十年代以来,对全祖望的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视野有所拓宽,论文数量也增加不少,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8篇(不含明清文史哲专著中章节)。2005年,宁波市举办了全祖望学术研讨会,出版了《越魂史笔》、《史心文韵》(宁波出版社,2005年、2007年)两种论文集。从地域上讲,港台学者的研究论文要比大陆学者显得厚重,特别是詹海云的博士论文《全祖望学术思想研究》和张丽珠的硕士论文《全祖望之史学研究及其影响》,研究眼界开阔而深刻。   总体上,对全祖望的研究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专著只有一部王永健的《全祖望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下作《评传》),有些论文观点陈陈相因,并无新见。部分有关清代文史哲研究的著作中,虽辟有章节论述全祖望,但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分下面几个方面来论述百年全祖望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生平事迹      全祖望生平研究,是研究全祖望的基础工作。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是详细考论全祖望的一生,以年谱、评传为两大宗;其次是考证全祖望在某一时期的某件事,以单篇论文为主。   蒋天枢《全谢山先生年谱》4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属于第一类,蒋《谱》订正全祖望弟子董秉纯《全谢山先生世谱》和《全谢山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四辑题作《清全谢山先生祖望年谱》,作者题为清代史梦蛟,误。上海古籍出版社《全祖望集汇校集注》载有此两文)的缺失和疏漏,系年抄录全祖望及友朋相关诗文来印证其生平出处。更主要的是将全祖望一生分为四个时期,“于先生思想变迁,甚为清晰”(太玄先生言,见其《读全祖望先生年谱》,《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62期)。王永健《全祖望评传》也承袭了四期分法,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出世,到雍正七年(1729)25岁,是全祖望读书甬上,怀抱经世大志时期;从雍正八年(1730)26岁,到乾隆二年(1737)33岁,是全祖望“薄游京洛”,饱尝人生艰辛时期;从乾隆三年(1738)34岁,到乾隆十二年(1747)43岁,是全祖望“居家十载”,潜心学术研究时期;从乾隆十三年(1748)44岁,到乾隆二十年(1755)51岁,是全祖望“衣食奔走”,二任书院山长时期。唯第二期比蒋《谱》提前两年,以全祖望26岁进京为界,更为允当。《评传》还详细罗列全祖望的家世与交游,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全祖望的师友,如方苞、李绂、厉鹗等人,指出这两方面对全祖望思想和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评传》是目前最为全面翔实的全祖望生平研究。   另外尚有一些文章比较简练地概述了全祖望的一生,与刘师培《全祖望传》相近,如《清史列传》和《清史稿》中的《全祖望传》、《清儒学案》及唐鉴《清学案小识》中的《谢山学案》部分、周黎庵《清代民族史家全谢山》(《犬风》第54期1939年)、刘季高《全祖望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又见刘氏著《斗室文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杨启樵《全谢山其人其事》(《明清史抉奥》,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年)、顾志华《全祖望传》(张舜徽主编,《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袁元龙《明清浙东学术四大家之一——全祖望》、周时奋《浙东学术的最后一块丰碑》、俞信芳《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全谢山先生诞辰三百周年纪念》(三篇皆见于《越魂史笔》)等。   另一类文章则专门考订全祖望生平疑案,形同笔记谈助。清人徐时栋《烟屿楼集》卷16《记杭堇浦》(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第1542册)记载杭世骏晚年与全祖望交恶一事,全祖望殁后,他扣压全祖望文集,又窃全祖望文章六七篇为己有,编入《道古堂集》,徐时栋讥之为“卖死友”。这一记载引起极多的争议。孟森《亭集公案》(连载于《青鹤》杂志第5卷第14、15、16期,1937年)认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