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质文物——先秦中外文化与技术交流的见证.pdfVIP

硅酸盐质文物——先秦中外文化与技术交流的见证.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硅酸盐质文物 ——先秦中外文化和技术交流的见证 干福熹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古代硅酸盐质材料(包括陶器、瓷器、玻璃、颜料和玉石)、原史 时期可能的中外交流。着重叙述了中国古代玻璃和玉石的材质来源和制造工艺的起源, 以及中外文化和技术交流。讨论研究了中国硅酸盐质文物对史前的原始游牧部落移动 以及草原丝绸之路和沙漠丝绸之路的意义。 关键词:硅酸盐质文物,科技考古,中外交流,陶器、瓷器,玻璃,玉石,颜料 ·-I‘--_JL。 一、刖吾 硅酸盐(silicate)材料是以硅酸盐为基质的天然和人造材料,由于硅酸盐材料较耐 腐蚀,能作为文物长期保存下来。硅酸盐质文物主要包括古代的陶器(pottery)、瓷器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硅酸盐质制品出现,各个世界文 明中心早期都制造硅酸盐制品。以古代中国为例,中国古人于公元前5000年制造出彩 玻璃物品。天然的硅酸盐材料(如玉石和颜料)也在新石器后期(公元前5000年)开 始加工应用。在西方(古代西亚、埃及等地)除了瓷器外,其他硅酸盐质物品可能出 现得更早一些。 中外文化、技术和贸易交流,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200年)有较多的实 古学研究。某些硅酸盐质文物通过田野发掘和科技考古,探索它们的起源,并把它们 放在国际环境中对比和考察,会发现中外文化和技术交流的痕迹,从中得到启示。 彩陶可作为中国古代仰韶文化的特色。中亚南土耳其斯坦的安诺(』ILr舢)村的发掘, 出现了大量彩陶器,其中彩陶片的绘画与中国北方和西北出土的有很大的相似性。安诺文 明的开始,认为远在公元前8000年,这无疑有所夸大,可能彩陶的制造年代在公元前 列文化也有彩陶的考古发现,遗址在基辅城附近,年代在公元前5000一前3000年。也可 能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的艺术母体,某些相似之处只能看作自然形成的巧合。能否说明当 时古代中国与中亚有所往来,值得深思。作者对此毫无研究,不敢妄言。 ·14-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商代,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皆有出土。但中国瓷器的外传始于秦汉,当时向西传播的最 远地区还在“西域”(中国西北地区),向中亚和欧洲输出是在汉代和汉以后的事。早 在公元前3000年,西亚出现釉料(glaze),当然它与瓷釉有所区别,是否对中国古代 瓷器的产生有所影响,还有待古陶瓷学家进一步探讨。 所以,本文仅就中国的古玻璃、古颜料和古玉的来源和起源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本人非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仅为这方面的爱好者,抛砖引玉,仅供讨论。 二、中国古代玻璃与中外文化和技术交流 西方十分重视古代玻璃的研究,考古工作始于18世纪,发现公元前4000一前3000 年(即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已有釉砂[(glazed 彩陶)]出现,它不是玻璃态物质,是产生玻璃的前期产品,与青铜器同时产生于西 亚,差不多也与中国彩陶文化同时。在西亚与埃及,玻璃与釉料的制造始于公元前 2000年,与中国的丝绸和青铜同时拉J。 中国在汉代以后,通过丝绸之路,西方玻璃器和技术的输入是明显的,出土的实 物不少,史料中也有不少记载。因此,形成了传统的观念,即中国古代玻璃起源于外 来,在汉通西域以后。对于秦汉以前的中国古代玻璃情况,较少有人考察。 近期的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工作着重在秦汉以前,发现了两处有特色的中国古代 玻璃成分。 (1)新疆拜城克孜尔玻璃珠为西周至春秋的出土文物(公元前1000一前800年)。 属中国境内最早的玻璃物品。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古玻璃化学 成分十分相似,即钠钙硅酸盐玻璃(Na:O—CaO—SiO:),但是含有特征的成分,如含氧 化铅(PbO)和氧化锑(Sb:O,),而且含量较高。这是古代西方玻璃的化学成分中所 没有的,这与当地的矿产原料有关。出土玻璃的古墓的数量占克孜尔墓群的四分之一。 而且非贵族墓,属一般的墓地,这说明玻璃在当时有一定量的普遍使用,属于用当地 的原料,在当地制作。玻璃制造技术可能从外传人,时间早于公元前800年[3]。 (2)最早的中国内地古代玻璃发现于湖北省江陵地区,最著名的为湖北江陵望山 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剑格上镶嵌的蓝色玻璃(公元前496年)。1977 年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