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 月
!# $ 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9 !#
第 卷第 期 ( )
% ’()*+,- (. /,+012() 3+456*7489 :);,+48467 =(4,- =46+67 @(- A% B( A
!!!!!!!!!!!!!!!!!!!!!!!!!!!!!!!!!!!!!!!!!!!!!!!!!!!!!!!!!!!!!
两汉生死观的演变及其艺术表现
徐 华
(华侨大学 中文系,福建 泉州 C!!D)
摘 要:两汉时期人们对于生死的看法,不尽相同。西汉仙论最盛;东汉鬼论发达,二者同样源于汉
代发生的对于生死的自觉认识和体验,后者比前者更为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恐惧。两汉生
死观念的变迁也通过画像艺术生动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两汉;生死观;画像艺术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E F$ ’ !!! G DH I H !# I FD I C
生死观念是深藏在人类心中的稳定意识形态, ……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
它构成了每一时代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同时,任 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
何时代的生死观念,都与当时其他的精神成果密切 亦二十余万言。”西汉刘向著 《列仙传》,列举三皇
相关。所以在探讨汉代人的精神世界时,不能回避 五帝至西汉成帝时的神仙H 余位,反映了当时神
的一个问题就是汉人的生死观念。 仙流传之盛。
汉以前,人们对生死往往不去深究,或以之为 对比早期的神仙观念,西汉人的神仙信仰发生
神的安排,或以之为宇宙之必然。至汉,生命与死 了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其一,以前流传于特定地
亡的体验变得异常强烈。秦及西汉羽化升仙的狂热 域和个别学者口中的仙人之说至此演化为一场自上
信仰、东汉盛行一时的厚葬及墓葬艺术,都折射出 而下、遍及全国的造神运动,神仙成为一种普遍信
两汉人对生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仰。其二,从强调人死之后形体的消亡和灵魂的转
化重生到追求在世飞升和长生不老,西汉人所热烈
一、西汉仙论最盛
追求的神仙境界,开始将养生与成仙紧密地结合起
首先,秦及西汉仙论渐盛,秦皇 “入海寻仙”; 来,使升仙成为生命的升华而非死亡之旅的开始。
汉武 “尤敬鬼神之祀”;淮南王安求仙更甚,如王 溯源神仙思想的萌芽,最早见于 《庄子》、《列
充在 《论衡·道虚》篇中说:“儒书言:‘淮南王学 子》、《山海经》和 《楚辞》,但总体看来,其关于
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 “神人”、“仙人”、“不死之国”、“昆仑仙境”的种
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 种描述,无非是哲人想象中生成的理想,还没有演
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 化成人间可能的信仰。倒是战国后期流传于燕齐之
上,鸡鸣于云中’。”淮南王因事涉谋反而被诛杀是 地的 “方仙道”,提出成仙之人,肉体尽可以消亡,
不争的历史事实,儒书所言显然是后世附会,但淮 灵魂却能通过自由变化,成为不死的神仙,达到永
南王曾聚集了不少神仙方术之士在淮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