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时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

第一课时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一、考纲点击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6.血糖调节(Ⅱ)。 二、命题规律与趋向 动物及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稳态维持与人体的健康、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几乎每年的高考题都会涉及。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主要分布在内环境的稳态、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及免疫调节。其中内环境与稳态这部分知识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会与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内容相结合,以简答题或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预期在今后的知识考查中,上述内容仍是考查的重点,命题时,主要以“稳态”为背景,将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机结合起来,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复习时,一要注意方法的掌握:(1)从“来源”和“去路”上分析人体的稳态调节;(2)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其激素的反馈调节来认识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机制,并联系血糖、水盐、体温等调节,理解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结合“生理过程图”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4)从联系实际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本讲内容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要做到学以致用; (5)从解题中培养图表的识别和分析能力;(6)注意知识的归类整理:如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三、核心考点要点突破 考点一 神经调节(5年42考 ★★★★) 考点探源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如下图: 要点解读  (1)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组成反射的任何部分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2)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被破坏后,产生的结果相同,但机理不同: ①感受器被破坏,无法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被破坏,兴奋无法传导; ③神经中枢被破坏,无法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 (3)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 (4)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5)刺激传出神经也可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能称为反射,反射必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1)过程: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兴奋区)→未兴奋区 (2)特点: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 ①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②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3)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 静息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一次偏转。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 动作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例 如图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1)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2)解读: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 DE段——静息电位。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产生与传递 (1)过程:突触小泡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如图所示。 (2)特点: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例 如下图所示,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四、兴奋的传导方向、特点的判断分析与设计 (1).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的判断与分析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方法:手术切断或药物阻断脊蛙的某处结构,观察对刺激的反应。 兴奋传导 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感受器 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