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近代历史名人
任
中
敏
★个人简介
任中敏 1897~1991 ,中国著名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原名讷,曾用笔名二北、半塘。江苏省扬州市人。他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著述500多万言。其学术成就主要在词曲和唐代音乐文艺的研究方面,理清了汉乐府、敦煌歌辞、声诗、词、散曲的音乐线索,并横向梳理了唐代与音乐有关的各门类艺术,创建了相关理论。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
★生平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原名讷,字中敏,号二北,别号半塘。扬州人。
※1897年农历五月七日,任先生生于扬州的一个商人家庭。6岁时开始识字,15岁考入常州第五中学,19岁转入扬州省立八中。
※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得到曲学大师吴梅赏识,遂专攻词曲。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至扬州、南京等地执教,继至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教授词曲。
※1923年任教于苏州东吴大学,寓居吴梅家,尽读词曲善本。后执教于镇江中学、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等校。
※1951年任四川大学文学教授。
※1980年调回扬州工作,先后任扬州师范学院词曲研究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1991年12月13日,病逝于扬州,终年95岁
众学者在任中敏铜像前鞠躬。
任中敏毕生从事戏曲史、戏曲理论和唐代音乐文艺的研究。主要撰著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歌曲校录》、《唐戏弄》、《教坊记笺订》、《优语集》、《唐声诗》、《郭煌歌辞总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等,这些论著对唐代戏剧、音乐作了有益的研究。其中,《唐戏弄》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唐声诗》获“江苏省首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荣誉奖。任中敏一生的主要事业,是研究古代词曲和敦煌遗书。从二十年代,他以“二北”的笔名发表《词曲通义》,《散曲丛刊》等著述数十种五百余万字,从而确立了词曲研究宗师的地位。“二北”者,取北宋词与北曲之义也。从四十年代起,他从北宋往前追研,从而开辟了唐代声乐文艺学研究的新领域。
任中敏曾执教于四川大学
??任中敏著述
任中敏早年师从著名戏曲学家吴梅,致力北宋词学和金元散曲及其音乐理论的研究,著有《作词十法疏证》、《散曲概论》、《曲谐》等,另辑有元、明、清历代散曲作家集30余种,编纂戏曲理论丛书《新曲苑》。在《新曲苑》中主要收录了散见的曲话、曲论、曲韵、曲谱等方面的资料,为汇集和研究古典戏曲史料及其理论著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任先生在戏曲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对戏曲起源的探讨和研究。他的代表作《唐戏弄》是 1958 是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以后,专门研讨唐至五代的唐戏发展演进过程的著作。全书8章65节,,除了概述戏曲发展历史外,还就辨体、剧录、伎艺、脚色、演员、设备等方面,详细论述唐代已粗具戏曲表演艺术的初期形态,并追索和考证唐戏的脚本、戏台、音乐、化妆、服饰、道具等特征。从而提出“我国演故事之戏剧,固早始于汉,而盛于唐”,以及周有“戏礼”,汉迄隋有“戏象”,唐有“戏弄”,宋以后有“戏曲”的主张,反对割断宋元戏剧院和唐戏剧之间的承启联系,他的著述还有《古剧衡源》、《傀儡戏探源》等专题论文,和采录西周以来历代俳优艺人的优语《优语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敏受聘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这时他正酝酿着学术生命中的一次飞跃,确定了一个崭新的学术工程:唐艺研究。今天的学术界称为唐艺学。这是任中敏创建的一门新学科。这里的“唐艺”,特指与文学相联系的“艺”,尤其是音乐文艺。其研究对象包括唐代的“戏弄”(唐代的戏剧)、“声诗”(配合歌唱的齐言诗歌辞)、“杂言歌辞”(民间的及文人借鉴民间形式所作的“长短句”歌辞)、“大曲”(较大型的歌舞及与之相配合的歌辞)、“著辞”(酒宴中的歌、舞与之相为一体的歌辞)、“说唱”(说、唱结合以述故事)等。联系到他早期的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一些传统的命题,如词的起源、古代戏剧的发生、发展的段落形态等等,获得了全新的认识;而其深层的意义,则在于展示文学在社会活动中的功能和价值,打破学术界长期以来单一的作家文学和文本主义的研究倾向,从而有助于对“古代文学”作一全面而生动的考察与理解。 自五十年代始,任中敏先生对唐代音乐文艺进行开拓性研究。他的《教坊记笺订》雏形成于1952年,后经改进,于1962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著首列“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于研究唐代音乐文艺颇开门径。他指出:“唐代音乐颇盛,词章颇盛,伎艺颇盛,凡结合音乐之词章与伎艺,兹简称曰音乐文艺,订为此项之研究对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近90万字的《唐声诗》,可视为任中敏唐代音
文档评论(0)